吉利收购魅族,谁是“铁匠”谁当“主人”?

博望财经正宁2022-02-15 15:44 大公司
历来只听手机商跨界造车,不曾想,居然有车企“逆流而上”开始造手机。

历来只听手机商跨界造车,不曾想,居然有车企“逆流而上”开始造手机。

据36氪报道,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正与魅族接触洽谈收购事宜。多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交易还在进行中,正在做DD(尽职调查)。”且因交易尚未结束,作价并未明确。

对此魅族方面回应称,目前还没有相关消息。吉利控股官方则表示:“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目前星纪时代高端手机研发业务正在有序进展,希望打造开放融合的生态伙伴关系”。

如果此事成真,那无疑将成为2022开年的大事件之一。但不少人同样疑惑:吉利怎么好好的想要造手机?被吉利收购,当真是魅族最好的归宿?

01

没落的魅族

以mp3发家,成立于2003年的魅族,在2008年就开始投身智能手机领域,致力于研发高端智能手机。魅族M8的问世,让魅族一举占据了国产智能机制高点,成为国内智能手机的分水岭。

2014年魅族开启引入资本、扩大产品线的战略,2015年顺利获得阿里投资,走上了快速扩张之路。2015-2017年之间,魅族和其他手机厂商一样采用机海战术,发布25款手机,其中仅2016年就有14款新机问世。这一年,魅族的出货量飙升至2200万部,在一片厮杀中占据上风。

好景不长,机海战术的副作用显而易见。极其繁多的机型和几乎每月一次的发布会,并没有给魅蓝带来可观的销量,反而在热度褪去之后,多款机型陆续停产。

数据显示,2016年魅族年销量同比仅增加了200万台,亏损却超过了10亿。

魅族的内部同样动荡不安。2018年6月,曾在华为立下汗马功劳的“营销大师”杨柘出任魅族公司CSO,然而任职一个月就卸任。曾被称为“魅族三剑客”的魅族总裁白永祥,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杨颜,和一手打造魅蓝的李楠相继出走魅族。频繁的高层更迭、混乱的关系,甚至多次传出的丑闻,让本就艰难的魅族雪上加霜。

即便是创始人黄章再度“出山”,砍掉魅蓝,推出魅族17、魅族18等旗舰机,通过“三零系统”打造差异化,尝试Lipro智能家居品牌、奇趣探索品牌等一系列动作,也没能拯救积弱已久的魅族。

2021年2月,魅族发布内部信表示黄章卸任,CEO变更为其亲弟弟黄质潘。信中同时指出2020年魅族已实现“扭亏为盈”,2021将坚持走中高端路线。

2021年底,魅族宣布放弃“三零系统”,重拾机海战术、复活魅蓝系列,看起来和2016年一样,但一切,已经不一样了。

02

财大气粗的吉利

外界通常用“财大气粗”来形容如今的吉利集团。

早在2010年,吉利集团就开始了全球布局。标志性事件便是2010年以15亿美元全资收购了沃尔沃。随后几年里吉利收购了英伦电动汽车(LEVC)、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路特斯51%的股份。2018吉利又以约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

对外扩张的同时,吉利也在布局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2015年,吉利汽车启动了“蓝色吉利行动”,宣布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17年开始构建自研汽车驾乘技术;2018年发布新能源动力系统;2019年发布旗下纯电汽车品牌几何,同年与百度合作宣布吉利汽车搭载小度车载交互系统;2020年,吉利控股和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联合组建的“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注册成立,发力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市场···

可以说,魅族逐渐式微的那几年,正是吉利在新能源领域高歌猛进的几年。

然而汽车领域的扩张还不够,吉利这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手机领域。

2021年9月28日,吉利官方宣布,由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但正如外界猜测,手机本身已是红海,李书福和吉利的目标并不在此。他们真正想要抢占的,是未来智能终端的技术高地。

03

双赢还是共沉沦?

过去汽车企业一直处于产业链顶端,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和主导权。但现在这些车企面前的敌人并不是昔日的同行,而是智能硬件及系统软件相关领域的公司。这不仅意味着车企曾经煞费苦心构建的技术壁垒的失效,同时也意味着车企在角力中话语权的让渡。

毕马威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铁匠还是主人:汽车业在高度数据时代的十字路口》形象将车企和互联网企业进行类比。报告表示,在车联网数据的争夺中,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天生就是对手,除非车企甘于当“铁匠”而不是“生态链主人”。

但几乎没有车企甘愿沦为被人差使的铁匠,吉利也不例外。

对于目前的吉利来说,正面临从燃油车向电动车,从传统车到智能网联汽车转变的困境。想要在车载系统进行突破无非是两条路。一是从零开始,建立手机研发体系和供应链,用自有手机品牌串联自身手机业务,二便是收购一个现有品牌。显然,相对于前者,后者对于“财大气粗”的吉利来说,难度要小得多。

《财经天下》周刊报道:“吉利看中魅族的是Flyme OS设计开发团队以及一些与人机交互通信相关的知识产权。”魅族当下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相对完整的手机团队,这是吉利所欠缺的。收购之后现成的团队资源,省去了吉利从小米、华为等品牌挖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其次,魅族在很多技术上有储备。魅族独有的Flyme系统,一直以轻快、好用和绝对的美观著称,在一众安卓系统中出类拔萃。这上面凝聚着魅族多年以来对于手机体验的深度发掘以及不断进行系统优化的经验和实力。此外,早在华为之前,魅族就推出了推出mback、指纹解锁等功能,领先友商好几年。将这些软件层面的成果转移到汽车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交互,无疑可以帮助吉利完成汽车智能系统的闭环。

这一思路更像是频繁入局造车领域的华为,想要借助手机企业在智能系统方面的现成积累,优化车机。

李书福看似“逆流而上”,实则和手机厂商跨界造车殊途同归。

那么魅族呢?能从中获利吗?

对于魅族来说,早已失去自我高增长的能力,如果不被收购,也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得有效的支持。没有资本支持,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拓展,都将寸步难行。

但魅族想从这场交易中获利同样很难。

如果吉利的目的不在造手机,那魅族目前的手机业务就不具备任何价值,一旦吉利选择将魅族软件工程人员并入吉利,全力研发车机交互系统,那势必会砍掉魅族的手机业务。

对于魅族来说,收购只是开始,告别才是终局。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