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待见的“职业教育”需要一场革新

投中网王朵2021-08-10 16:16 大公司
让职业学校不再只是“差生”的出路。

一份“双减”文件,使义务教育学科培训遭受重创,与此同时,政策不断利好的职业教育也再次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当前,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持续加速,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紧迫。我国现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达到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毕业生。

即便如此,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难题。“学不到东西”、“社会待遇差”、“学历低”......种种因素使得职业教育始终不被大众认可。为此,投中教育特采访了相关从业者,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站在不同的角度,究竟如何看待?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学历捆绑

“其实还是学历捆绑的太严重”,提到当前的困境,一位职业教育的资深从业者这样说道。“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一样的。既然是职业教育,就是以职业技能为主。它要求的是学生的技能高、素养高、而不是学历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学历是敲门砖。有的时候技术技能再好,没有学历也不行。”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特别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鼓励企业职务职级晋升和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同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此外,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职校学生表示:“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招聘会,但小企业居多,想找到好一点的工作很难。职校毕业的普遍工资低、待遇差。尤其是工作条件,很多技术工种的工作条件是真的差。”

数据显示,5年来高职毕业生半年就业率均在90%左右,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持续增加。然而受到社会对于传统人才观念等因素的限制,职业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偏见。

近些年,部分蓝领薪资虽有所提升,但一份职业的薪资与其社会地位并不能划等号。采访发现,即便是职业教育中,家长也更愿意让孩子选择学前教育、航空服务、信息技术以及应用法律等相关专业。“将来孩子的工作能稳定、体面一点”。

“目前技术工人在社会上还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只有当技术工人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认可度,受到尊重,他们的经济收入提升,工作时长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才有可能改变当前的现状。人们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引导。”从业者说道。

生源偏见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技能,也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职业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提升。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接轨,企业深度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才能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此,职教的从业者表示:“社会缺的从来就不是工人,缺的是有着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是同等重要的。学校在实践性教学课时要占到一半以上,现在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每年都要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去实践一个月的时间。”

然而职业教育在当下不被看好,往往是“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招生难”、“生源质量差”一直是职教头疼的难题。“学校每年的招生名额就没有招满的时候。”从业者说道。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远不及普通高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需要学校花费大量精力和成本在学生的德育管理、习惯养成上,另一方面也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

“这其实是义务教育阶段遗留的问题。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怎么接受更深的职业领域的学习呢%3F”职校教师感叹到。

对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完善办学体制,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教育需要一场全面的革新,让职业学校不再只是“差生”的出路,而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来。

研究显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近3000万人,家政、养老等领域需求缺口达4000万人。如此前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再次凸显。

职业教育1.jpg

图源《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从内部打通职业教育的学历提升通道,改善生源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一系列方案的出台与实践,未来职业教育或将成为更多学子的选择,成为真正的人才摇篮。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