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银行系险企二季报盘点
年中已过,随着偿付能力报告的相继披露,各家险企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也逐一展现。作为保险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民生人寿、农银人寿、交银康联人寿、中邮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中荷人寿、中银三星人寿等10家银行系险企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875.04亿元,同比增长3.37%;净利润为69.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18%。
具体而言,中邮人寿保费收入、净利润位居首位,而中银三星人寿和中荷人寿的净利润还未过亿元。而整体来看,银行系险企的偿付能力指标整体处于行业偏低水平。
保险公司 |
保费收入(亿元) |
净利润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
中邮人寿 |
620.06 |
14.66亿元 |
159 |
建信人寿 |
300.43 |
9.66亿元 |
184 |
工银安盛人寿 |
237.33 |
11.14亿元 |
175 |
农银人寿 |
228.64 |
9.42亿元 |
187.31 |
招商信诺人寿 |
123.59 |
9.04亿元 |
159 |
交银康联人寿 |
113.83 |
5.78亿元 |
209.82 |
民生人寿 |
71.44 |
6.00亿元 |
305 |
光大永明人寿 |
69.61 |
3.25亿元 |
233.58 |
中银三星人寿 |
67.59 |
3284.7万元 |
159.26 |
中荷人寿 |
42.52 |
6305万元 |
176.54 |
(注:表格按照保费收入排列)
工银安盛人寿二季度利润暴跌9成
中邮人寿以620.06亿元的保费收入和14.66亿元的净利润一骑绝尘,领先其他险企,而中荷人寿的保费收入与净利润则双双垫底,其上半年保费收入合计为42.52亿元,净利润为6305万元。
不过,分季度看,10家银行系险企的二季度表现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二季度,农银人寿、中荷人寿和中银三星人寿呈现亏损状态,分别为-8374.29万元、-3348万元和-5566.78万元。后两者成为上半年净利润未过亿的寿险公司。此外,工银安盛人寿二季度的净利润也由上季度11.03亿元骤降至1158万元。
这其中,中荷人寿因去年净利润暴跌9成而备受关注。根据其2020年年报显示,中荷人寿由2019年的9198.62万元降至2020年的572.68万元。净利润下滑背后,或与其管理层变更频繁相关。
今年7月,中荷人寿官网披露称,王健担任公司董事长,该任职资格已经由大连银保监局核准。而其上任董事长骞丽君已在去年10月辞去该职务,在新任董事长王健任职资格获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前,公司董事长职责由曹卓董事代为行使。AI财经社注意到,骞丽君的任职资格于2019年10月获批,也就是说,其在任时间仅为一年。
事实上,中荷人寿的董事长在近5年内呈现“走马灯”式更换。2016年6月,史元离任,强新成为中荷人寿更名后的第二任董事长。此后,罗亚辉(拟任)、骞丽君、王建依次接任,但在职时间都不长。值得注意的是,罗亚辉的任职资格未得到监管批复。
而在董事长之外,整个董事会成员的更替也较为频繁。据官网信息,2020年4月,曹卓、季雨申请辞去董事职务,而由于其辞职后董事会人数低于法定人数,季雨需继续履职到6月,而曹卓于10月则继续被聘任为董事;刘向途、杨勇艇也相继进入董事会。
管理层的频频变动也似乎为中荷人寿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根据今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通报,2020年,中荷人寿存在执业登记基础信息要素缺失的销售人员数量占比为30%以上,是行业中14家有此种情况的公司之一。
而光大永明人寿也是上述提及的14家险企之一。
AI财经社梳理发现,光大永明人寿与中荷人寿相似,均面临着管理层频频更迭的问题。根据其官方信息,2014年,刘珺担任董事长,2015年7月,吴富林接棒;3年后,张玉宽、孙强相继接任。值得关注的是,总经理一职也在2019年进行调整,刘凤全担任该职务。
根据银保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发布的通报,2021年一季度,光大永明人寿的亿元保费投诉量、万张保单投诉量均位居人身险公司前列。其前者数据为14.53件/亿元,后者投诉数据为1.07件/万张。而上述两项指标的行业中位数分别是,2.02件/亿元和0.31件/万张。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光大永明人寿因欺骗投保人、虚发销售人员绩效套取费用、业务资料不真实等违规行为遭监管处罚。
中邮人寿等偿付能力指标普遍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衡量险企履行保险责任的重要标准,偿付能力指标或已成为银行系险企的“软肋”。根据AI财经社梳理,多数险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例如,尽管净利润和保费收入已位居首位,但中邮人寿的偿付能力指标却较为紧张。二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一季度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2%;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仅提升了2个百分点,为159%。光大永明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6.97%,较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6.61个百分点。
此外,光大永明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在3个月内的综合流动比率低于100%,承压较大。上述两险企的该项数据分别为94.47%、94.44%。
据了解,综合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的比值。一般而言,险企的该项数据在2:1较为妥当。对此,招商信诺人寿表示,三个月内综合流动比率低于100%的原因为本季度末正回购余额为84亿元,在计算综合流动比率时考虑在未来一季度全部偿还,导致未来第一季度出现大额净流出。而光大永明人寿则指出,未来1年中,个别季度净现金流为负,若出现现金流缺口,公司可使用存量现金和处置易变现资产来缓解流动性压力。
猜你喜欢
苏州银行:金融科技点亮新质生产力,创新引擎驱动服务升级
苏州银行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战略,致力于通过金融科技的力量,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再度启航 || FDS金融领袖峰会:探寻银行业数字化新脉搏
2024年FDS金融领袖峰会重装上阵!我们将于2024年6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办此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