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亿商业航天引发新一轮GP争夺战

融中财经叶子2020-11-30 16:59 大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至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约200起,行业累计融资超过百亿元,相关投资机构达到250家。

随着商业航天萌芽,北京、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竞相布局前景可观的商业航天产业链。今年4月份,就连薇娅的直播间,都开始卖火箭了。而今,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实力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当然,这也给资本市场投资人注入了一次新的兴奋剂。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同样是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出“新基建”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首次把“航天航空事业”纳入了新基建范围。

在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的影响下,中国航天,尤其商业航天,在技术与市场的共同驱动下,正在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之后,有关商业航天的融资与产业布局消息不断传来,在全球此行业呈现一支独秀的局面。

4月24日,微纳星空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A3轮融资,投资方为中信建投。据介绍,本轮融资将用于布局互联网通信卫星产品研发和飞行试验,加速通信卫星制造业务增长。

5月14日,商业卫星公司九天微星宣布完成2.7亿元B轮融资,由航空工业中航资本旗下基金中航产投、北京国富资本联合领投。九天微星表示,将用此轮融资在河北唐山和四川宜宾分别建设互联网卫星平台、载荷自动化产线,同时强化宽带通信系统研发能力,加速地面终端产品投产。

据哈工创投不完全统计,除去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2019年全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至少披露了24笔融资,总金额在15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5%。2019年,商业航天公司Pre-A轮到B轮比例增多,资金明显向头部企业聚集。此外,资金多流向了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这两个产业链上游环节,这意味着国内商业航天产业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

事实上,全球商业航天公司大多都仍处于前期投入期,且无论是火箭制造还是卫星生产、星座搭建都是重资产运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大,一旦融资不畅,就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比如今年疫情给很多商业航天公司带来挑战,美国等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商业航天公司“破产潮”的迹象:由于疫情给整体经济带来影响,这些公司很难从外部投资者那里获得注资,于是纷纷宣布破产或裁员,例如,美国明星商业航天公司OneWeb便因为运营成本高企,外部融资不畅,于2020年3月底寻求破产保护。

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商业航天公司的“破产潮”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为8362.3亿元,同比增长23.5%。有业内人士预计,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两年内迎来万亿级市场规模,需求量将稳步提升。

目前,包括红杉资本、经纬中国、中金资本、顺为资本、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君联资本、源码资本、高榕资本、IDG、基石、险峰、明势资本、中科创星、国科嘉和、赛富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都已相继布局。

而企业方面,除了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国有企业,以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九天微星等为代表的商业火箭和卫星制造领域民营企业也相继加入竞争格局。

换言之,(商业)航天赛道的火热和行业价值攀升,正在引发新一轮的资本争夺战。

近8万家航天相关企业,陕西、四川最多

航天能力与实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彰显,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航天产业,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从冷战时期直到本世纪初,一直都在不断发展。

从产业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规模大约3660亿美元左右,其中火箭和卫星的相关收入占到整个航天经济的74%。不过,过往航天产业,主要依靠国家力量实现,无论是最早的美俄,还是后起之秀的中国,都以国有企业和单位为核心实现产业发展。

近几年,在我国以民营创业型企业为主的商业航天市场中,大致分为航天器制造业、地面站和终端设备制造、发射服务业、航天应用及服务、其他服务等细分领域,其中大多公司聚焦在火箭制造和发射服务、卫星制造与运营、遥感服务与数据分析,尤其商业火箭和卫星制造领域,正在逐步成型,成为我国航天产业的核心中坚力量。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航天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也在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中2018年和2019年企业注册量激增,2018年共注册20700家,同比增长了101%,2019年一共新注册43400家,同比增长109.7%,是2010年注册量的19.7倍。

目前,我国共有7.9万家航天相关企业,大多分布在陕西、四川、广东、湖北等地。其中,陕西省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共有2.56万家。四川省排名第二,1.27万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过200家,而上市公司约30家。尤其在今年科创板注册制利好下,许多民营商业商业领域企业纷纷有了上市计划或动作。

2.jpg

价值万亿的航天“风口”经纬、君联、源码本、五源,就连碧桂园也在抢先布局

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公认是2015年,以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为标志,中国民营商业航天正式起步。不过,民营商业航天历史上的第一笔投资,始于2014年。

2014年,由尚未大学毕业的学生胡振宇创办的名为“翎客航天”的市场化火箭公司,获得815万元投资。随后,长光卫星、蓝箭航天、天仪研究院、零壹空间等民营企业先后获得融资。直到2018年,星际荣耀、零壹空间、蓝箭航天等多家民营火箭公司发射了自己的第一枚火箭,包括主流媒体、创投机构再度对商业航天投入了较高的关注度。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至截至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约200起,行业累计融资超百亿元,相关投资机构达到250家。其中经纬中国、顺为资本、国科嘉和、中科创星等公司表现活跃。

QQ截图20201130134539.png

据中国航天报数据,2019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企业融资主要集中在火箭企业和卫星企业,且行业平均单笔融资规模较大。

2020年11月,银河航天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南通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领投,混沌投资、经纬中国、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基础设施基金等跟投,老股东顺为资本、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君联资本、源码资本等持续跟投。公司投后估值近80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只独角兽企业。

2020年9月,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宣布完成 12 亿元人民币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碧桂园创投、经纬中国、基石资本旗下上市公司联合领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湖州赛源政府基金,以及光速中国、歌斐资产、延福投资、沄柏资本、湖畔国际、融创投资的投资,老股东鲁信创投、弋盛投资、聚卓资本继续追加投资。据公开消息,这是该公司获得的最大一笔单轮投资,过往融资总额约为26 亿元,这一数字在民营火箭企业中排名首位。

2020年3月,爱思达航天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老股东浙大联创领投,久友资本、北京奕秋资本跟投,老股东深创投、海河红土继续追加投资。爱思达自2018年3月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获得了陆石投资、鼎晖、浙大联创投资、深创投、海河红土、久友资本、北京奕秋资本在内的多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投资。

3.png

根据摩根士丹利报告,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预计将占市场增长的50%甚至70%。

毋庸置疑,航天产业本身就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长期战略价值,更是大国间兵家必争之地。当下,商业航天对于从业者、创业者和投资人,正在形成一片新的星辰和宇宙,新一轮的市场争夺战已经来临。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