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比亚迪市值反超背后:宁德时代连续五个季度营收下行

砺石商业评论李平2025-05-27 10:50 大公司
被比亚迪市值反超背后:宁德时代连续五个季度营收下行

1

营收首降

被称为“宁王”的宁德时代,前不久正式登陆港交所!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挂牌上市,上市首日高开12.55%,之后便高开高走。截至收盘,宁德时代港股股价报收于306.2港元/股,全天大涨16.43%。

数据显示,此次宁德时代共募资356.6亿港元,扣除投行等中介机构上市费用后,净募资额为353.3亿港元,有望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也是四年来港股最大IPO项目。

今年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于3月25日收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由此计算,从递表到正式上市,宁德时代前后仅用时128天。

在宁德时代“着急”赴港融资的背后,在于公司日渐沉重的业绩压力、增长焦虑与海外扩张需求。此前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这也是自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形。分季度来看,这已经是公司营收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下滑。

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暴跌成为宁德时代营收规模持续缩水的一个主要原因。从成本构成上看,直接材料成本在宁德时代总成本中的占比接近80%。2024年全年,国内碳酸锂均价约为9.1万元/吨,较上一年同期下滑65%,这与一年前的价格暴涨形成了鲜明对比。

由于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带动了中下游包括锂电池材料及锂电池产品价格下跌。年报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平均售价为0.616元/Wh,较上一年度同期(0.868元/Wh)降幅超过29%;动力电池系统平均售价约0.664元/Wh,较上一年度同期(0.889元/Wh)下降了25.26%。

单从销量来看,宁德时代去年的锂电池业务仍是增长态势。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量为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销量为93GWh,同比增长34.32%,锂电池总销量为475GWh,同比增长21.8%。

此外,由于公司拥有着较强的议价权,宁德时代2024年度综合毛利率达到24.44%,较上一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2024年度宁德时代净利润同比增长15.01%至507.45亿元。由此计算,宁德时代在2024年度日均利润达到1.38亿元。截至2024年年末,“宁王”账面货币资金已经超过3000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收847.05亿元,同比小幅增长6.18%,但营收规模仍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890.38亿元),实现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2.85%,整体仍处于增利不增收的态势。

事实上,年利润超过500亿元的宁德时代并没有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认可。进入到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股价就持续低迷。3月17日,也就是宁德时代发布年报后的首个交易日,宁德时代股价下跌2.29%,总市值降至1.13万亿元。同一日,比亚迪股价上涨1.15%至380.25元,市值达到1.16万亿元,高出宁德时代约300亿元,这也是比亚迪总市值自2018年6月15日以来首次超过宁德时代。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比亚迪实现营收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实现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00%。显然,相比增利不增收的宁德时代来看,比亚迪营收、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30%左右,成长性显然要更强,这应该也是宁德时代手握3000亿元巨款仍然要赴港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攻守易势

从营收构成上看,宁德时代主营业务主要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以及电池材料及回收三部分组成,三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约为70%、16%和8%。2024年全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实现营收2530.41亿元,同比下滑11.29%;储能电池业务实现营收572.90亿元,同比下滑4.36%;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下滑14.59%,公司三大细分业务均出现同比下滑。

长期以来,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均处于全球霸主的地位,众多车企都在抱怨在为其“打工”。根据SNE数据,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7.9%,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然而,接近40%的市场占有率也说明,宁德时代的天花板压力已经隐约可见。

截至2024年末,宁德时代覆盖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名中的九家客户,客户资源优势让其拥有着远超同行的毛利率水平。然而,这也给了竞争对手通过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的机会。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国轩高科、欣旺达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3.8%、74.1%,远远高于宁德时代同期31.7%的同比增长率。

另一方面,老对手比亚迪的电池也正从自供全面转向市场化。2024年,比亚迪与一汽合资的动力电池工厂已经宣告投产,其弗迪刀片电池更是拿下了小米SU7、小鹏MONA 03、乐道L60等爆款车型的供货权。2024年全年,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37.5%,增长率力压宁德时代一头。

面对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宁德时代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储能电池等新业务的布局,以期打开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601.01%、230.16%、33.17%,成为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的最大动力。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根据SNE数据,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连续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但由于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以及美国关税的影响,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缩水近20亿元,同比下降4.36%,这也是公司储能营收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此外,对比往年数据来看,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近三年的全球市占率也处于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行业的市占率分别为43.4%、40%、36.5%,逐年下滑的态势非常明显。

从营收占比来看,2024年储能业务在宁德时代总营收中的占比约为16%。进入到2025年以来,国内碳酸锂价格仍处于下行趋势,目前已经跌至6万元/吨,较上一年同期下滑近40%。由此可见,宁德时代储能业务短期很难再恢复到此前的高增长状态。

3

发力海外

除了储能业务之外,海外市场也是宁德时代发力的一个重点方向。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宁德时代境外收入由79.08亿元大幅飙升至1309.92亿元,海外市场营收占比由15.71%快速提升至32.67%。此外,由于海外客户资源更加优质以及本地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宁德时代海外市场毛利率要明显优于国内市场,成为推动公司利润端增长的重要力量。

毕马威数据显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第二大市场,本土电池产能缺口达60%。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已在欧洲建成德国图林根州工厂,并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启动总投资73.4亿美元的超级工厂项目。此外,宁德时代宣布计划与玛莎拉蒂母公司Stellantis在西班牙成立合资工厂,总投资规模约300亿元。

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在全球拥有13个电池生产基地,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海外市场市占率约为27%,首次超越LG新能源在海外市场拿下第一名。

本次赴港上市,宁德时代募集资金总额约356.57亿港元,所得款净额约353.31亿港元。根据公司规划,宁德时代所募集资金中90%的资金将投向匈牙利工厂一期、二期建设,这个项目规划年产能100GWh,预计2026年实现产品供货,届时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不过,随着国内二、三线电池企业也在不断出海,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日趋激烈。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海外市场的装车量为97.4GWh,同比增幅为10.9%,而比亚迪和中创新航的海外市场装机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17%和294%。

除了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之外,宁德时代在境外市场还面临到地缘因素的挑战,其与福特在美国合作建设的工厂已经因环保、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而多次出现停建。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愈发受到关税的严重冲击。

事实上,由于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以及美国关税因素对储能业务的冲击,宁德时代海外收入在2024年遭遇到了罕见的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宁德时代境外收入从2023年的1309.92亿元降至1103.35亿元,宁德时代境外收入占比也由上一年的32.67%回落至30.48%。

应该看到的是,纵然海外市场有着更大的前景,宁德时代的破局之路注定不会一番风顺。

事实上,从二级市场来看,宁德时代在A股并未受到资金的过度关注,5月20日早盘一度放量下跌,这与高开高走的港股表现完全不同。

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宁德时代A股股价报收于255.9元,较H股出现了近7%的折价,这一现象在A+H股中较为罕见。考虑到港股投资者对制造业和科技企业的估值普遍低于A股,宁德时代在港股市场短期恐怕仍有较大的下行风险。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