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消金被罚:规模增长面临合规压力,无实控人或有治理挑战

财富独角兽小方2025-05-09 22:26 大公司
湖北消金被罚背后,一连串围绕合规、模式与消保问题,引发市场关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处以72.7万元行政罚款。

随后,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消金”)连发三则公告,回应处罚、披露业绩与治理情况,并同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在这背后,一连串围绕合规、模式与消保问题,也引发市场关注。

01

总资产188.66亿元、贷款余额164.58亿元,

规模增长下的合规压力

《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总资产188.66亿元,比年初增加48.75亿元,增幅34.85%,其中贷款余额164.58亿元,比年初增加43.93亿元,增幅36.42%;总负债170.23亿元,比年初增加47.19亿元,增幅38.35%;所有者权益18.43亿元,比年初增加1.56亿元,增幅9.27%,其中实收资本10.058亿元。

图片来源:《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与财务表现形成对照的,是其在合规管理层面暴露出的风险信号。在收到监管罚单后,根据湖北消金随后发布的公告内容,其表示对处罚高度重视,并已完成整改工作,未来将加强征信合规管理、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图片来源: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公告

回应迅速、态度积极。市场亦关注其合规体系在实际运行中的长效性,相关成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征信管理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核心环节,不仅关乎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决定着企业风控模型的精准性与贷后管理的规范性。

截至2025年5月7日,湖北消金在黑猫投诉平台的累计投诉量已超过2700条,近30天新增投诉达144条,平均每日超过4件。虽然投诉平台的数据并非唯一判断依据,但其所呈现的用户反馈问题仍具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APP

从投诉内容看,用户反映的问题以贷后问题居多。例如,“欠款逾期非我愿,信息安全怎保障”“一笔不存在的订单信息五年了还显示逾期导致客户征信问题”等。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APP

值得关注的是,合规,尤其是征信合规问题,并非单点问题,而是贯穿于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性工程。

从借款申请的准入规则、数据授权流程、合同签署环节,到放款后还款提示、逾期处理、征信反馈等一整套机制,如果某一节点未能实现流程闭环,合规风险就可能通过技术漏洞或责任传递造成链条断裂。

虽然湖北消金在处罚公告发布后迅速表态完成整改,并表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在信息技术复杂、助贷合作多元化的运行环境中,合规管理远不止于单次补救与流程优化,更需制度性、前置性的结构保障。

在强监管日益常态化的背景下,湖北消金未来如何真正实现由流程响应向机制内生的转变,仍需时间验证。

02

九年累计停止投放14款产品,

湖北消金产品线收缩至3款

从产品架构上看,湖北消金官网产品介绍中,目前只提及三款产品,分别为成新贷、菁英贷与成长钱包。

图片来源: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官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消金自2016年以来已累计停止投放近14款产品,覆盖乡村消费贷、乐居贷、嗨森贷、嗨享贷、光伏贷、信用贷等多个场景型消费金融产品或细分市场类消费金融产品。

图片来源: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官网

关于产品下架问题,湖北消金在2025年4月10日于其官网发布的相关声明中表示,“‘产品下架’属于金融机构正常的产品迭代升级调整行为。”

声明中,湖北消金还进一步表示,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监管规定,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网传‘36%甚至更高利率收费’等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相关网文中所提及第三方平台均非我公司合作机构,我公司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向客户收取额外费用。”

图片来源: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官网

在强监管背景下,合作机制与风险管控的核心问题,已指向放款方是否在每一项服务链条中具备清晰的责任边界。

不过,对于湖北消金累计下线近14款产品,目前官网仅保留3款产品这一事实,到底是正常的迭代升级,还是经营策略上的调整,在其上述声明中未见对具体下架原因的详细说明,相关调整背景尚无更多公开披露。

由前述黑猫投诉平台中用户的投诉内容可知,湖北消金在自营的同时,也采取了助贷合作模式。

助贷合作是消费金融行业的常见模式,其合规性取决于各方权责是否清晰。湖北消金若已通过合同约定、系统监控等方式确保第三方服务符合监管要求且通过合同条款严格约束第三方合作伙伴不向用户收取额外费用,则风险可控。

湖北消金虽在上述声明中表示,将继续按照国家监管要求,全面强化合作机构管理,严格准入标准与动态评估,严守产品及定价合规性,确保服务透明、收费合理。

但目前在该公司官网或公告中,尚未发现关于助贷合作路径、费用说明、授权机制等更为详细的披露信息。

03

1828件投诉、近40项招标项目,

无实控人的湖北消金面临哪些治理挑战

湖北消金在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截至当年末,其累计为全国超过1900万个人用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1100亿元,利税贡献总额近19亿元。

从宏观维度来看,这些数据体现出湖北消金业务覆盖面广、用户规模大、对区域经济与消费活力具备一定带动作用。

但在服务数量扩大的同时,用户体验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是否同步跟进,也成为衡量其金融服务能力成熟度的重要维度。

《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其2024年全年接收监管转办投诉1828件,投诉问题集中于产品服务类、征信类、贷后类。投诉分布地域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

图片来源:《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由此来看,湖北消金的消保客诉问题,不仅覆盖区域广泛,而且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投诉并非集中在单一业务阶段,而是贯穿了贷前、贷中、贷后等多个服务流程。

而据《新经济观察团》于2025年5月5日发布的题为《湖北消金官网连发三公告:回应被罚、官宣业绩,董监高薪酬316万》一文所述,“2025年开年至今,湖北消金已经公布了近40个招标公告,涵盖不良贷款转让项目资产评估、DeepSeek本地化初期建设数据中心软硬件采购项目、投诉坐席人力外包服务采购项目等”。

图片来源:《新经济观察团》公众号

从如此集中招标来看,其或在推进标准化运营、强化专业外部支援方面具备积极意图。然而,外包模式的本质是分工协作,仍需湖北消金在流程中设立清晰边界与反馈机制。

消保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服务投诉的数字,而在于用户是否在遇到问题时有渠道表达、过程可追溯、结果可落地。

对于湖北消金而言,其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否将用户保护机制从补救式处理提升为风险前置,能否实现平台、合作方、用户三方之间的清晰互动与责任匹配,或将是其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个中关键。

此外,根据《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架构,明确各治理主体职责边界、履职要求,按照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原则,构建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十八条则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应当明确高级管理人员范围、职责,规范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行为,清晰界定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确保配备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符合适当分权和有效制衡原则。”

《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湖北消金当前由七家股东组成,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1.91%,第二大与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24.47%与12.77%。

图片来源:《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消费金融公司无实际控制人,高管团队成员由股东方派出,2024年董监高薪酬合计为316.06万元,部分董事任职资格仍处于监管审批中,尚未正式履职。

在此股权结构下,其治理效率如何实现协调统一,或将成为观察重点之一。

而从规模扩张的财务指标到制度层面的规范约束,湖北消金如何实现业务增长与合规经营之间的动态平衡,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