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基金一期减持“中芯国际”套现26亿港元,二期又投中芯新项目
4月15日晚,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国家一期大基金在4月9日、12日合计减持1亿股中芯国际港股股票,持股比例从9.62%降至8.93%。

作为中国芯片行业的最大金主,国家大基金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股市的心。
4月15日晚,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国家一期大基金在4月9日、12日合计减持1亿股中芯国际港股股票,持股比例从9.62%降至8.93%。按照减持均价和数量计算,两次减持累计套现25.83亿港元。大基金抛售后,中芯国际两个交易日都以绿盘报收。截至发稿,公司4月16日股价报25.6港元,跌1.94%。
国家大基金减持并不是新鲜事。从去年开始,大基金已经连续减持了芯片公司兆易创新、韦尔股份、晶方科技等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9月,后来又成立大基金二期,投资计划为15年,分为投资期、回收期、延展期各5年。从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时间来看,眼下大基金的投资已进入回收期,之后对芯片股的减持、退出动作大概率仍将继续。安集科技、长电科技等都在一期大基金的减持计划中。
虽然国家大基金一期减持中芯国际,但国家大基金二期2020年已成为中芯国际股东,参与投资中芯南方以及中芯国际北京新项目。在北京亦庄成立合资公司时,中芯国际还获得了二期大基金80亿元的支持。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朱学华10倍规模神话终结,徐勇掌舵华安基金能否逃过蛇吞象?
当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存量深耕,华安基金的命运已不仅是老牌巨轮的自我救赎,更成为检验公募治理转型的试金石。施成业绩凋零难堪大任,国投瑞银权益投资捧谁做旗帜?
近期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结束,公募基金在风云变幻二季度的调仓也完整浮出水面,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如何败走麦城的原因也清晰显露,包括国投瑞银曾经的当红炸子鸡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