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正在走联想当年的老路?

公司研究室新月2020-08-24 17:16 大公司
早在2018年小米上市的时候,这样的疑问就在网上出现。以至于成为知名网站知乎的一个著名的“网问”。

“生活需要仪式感,需要积极去面对,所以我决定办一场演讲,来纪念这个日子。”

这是 8月11日 “雷军十周年公开演讲” 的开场白。会上,雷军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复盘了小米铿锵十年。

小米满10岁了!雷军再次创业已10周年了。

这两天,网上表扬与变相表扬的文宣满天飞。也许,这一切都是雷军所说的那种仪式感的一部分。

不过,在鲜花与美酒与簇拥之中,网上也有一些似乎不那么协调的声音:小米会成为下一个联想吗?雷军会不会是又一个柳传志?

小米在走联想当年的老路?

其实,这样的疑问不是今日才有。早在2018年小米上市的时候,这样的疑问就在网上出现。以至于成为知名网站知乎的一个著名的“网问”。

这样的疑问,当然不是所谓的羡慕嫉妒恨,也不是有些人口中的民粹发作。只因为小米与联想的商业模式、成长路径太过相似,而雷军本人不仅与柳传志有一些渊源,联想更曾是雷军前东家金山软件的投资人,在雷军困难时期拉过他一把。这一点,雷军曾不止一次提过。

这种质疑,主要聚焦在“贸工技”发展路径上。

毋庸讳言,在这一点上,小米与联想可谓惊人的相似。

按理说,与技工贸相比,“贸工技”也不失为一条常规的企业发展路径,本不该刻意褒贬,但这条路径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商业成绩或许华丽,方方面面都很不错,但唯独没有核心技术。

在美国不断携核心技术优势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当下,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已成为世人评价一家高科技企业真正的核心标准。这就是华为与联想这两年在人们心目中的距离不断拉大的根本原因。

一个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或许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绝色美人,也许可以八面玲珑,可以惊艳一时,但长久下去,人们终于会认识到这样的丽人不过是一具躯壳,不配也注定佩戴不上人们心中的皇后桂冠。

联想姑且不说,小米有核心技术吗?客观地说,小米不能说没有技术,毕竟,3年投入研发的资金高达111亿元。

小米的核心技术是什么?一时间似乎还真的想不起。就像提到5G,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华为;提到芯片,人们马上会想到高通、英特尔。

那么,提到小米,人们当然第一时间会想到小米手机,还有它的缔造者雷军。但小米手机上,真正属于小米的核心技术有多少?芯片,完全依赖高通;MIMU,在安卓基础上修改的;屏幕,是夏普的;传感器,是三星的。

至于其他一些颇具创新性的黑科技,似乎有许多不是小米自己的,比如,屏下指纹技术是汇顶科技的,折叠屏手机是供应商提供测试的。类似的黑科技还有不少,如屏下摄像头、100W快速充电等都有供应商影子。

因此,小米实质上就是一家集成厂家。这一点,也在小米集团的港股市值上有所体现。

2018年7月,小米上市后,股价最高触及22.2港元后震荡下行,股价长期在每股10港元以下震荡。当时,就有分析称,市场对小米的估值,不是按互联网公司而是按照电器制造厂家去评估的。

虽然小米股价近期震荡上行,重新回到18港元附近,但与拼多多、美团点评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上万亿左右的估值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同是贸工技,小米为何比联想幸运?

值得关注的是,与柳传志20年前强力主导联想走贸工技道路,为此不惜将联想总工程师倪润南逐出联想不同,2010年开始创业的雷军,却是从一开始就主动选择了贸工技路线。只因为这样的路线,阻力最小,也最可能发挥互联网营销的巨大优势。

每一个企业的成长路径,虽然离不开当时的发展环境,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创始人的主动选择。

就小米而言,它的成长与成功,更多地得益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与中国中产阶层的壮大,以及雷军本人驾驭复杂市场环境及时应变的才能。

在这一点上,小米比联想幸运。虽然联想成功地利用民族品牌,赢得不少政府订单,坐享中国人口红利,但也因此被寄予背负起国民振兴科技旗手的厚望。而联想选择的贸工技路线,注定了它不可能承担这个重任。于是,希望也大,失望也越重。

当中美争端从贸易蔓延到科技等多个领域,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兴通讯被美国人玩弄于股掌,华为因为5G技术世界领先而遭遇美国围猎,这时候,国人突然发现:似乎很久没听到民族高科技代表联想的声音了。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20年前,这则极具煽动性的广告,让国人对联想集团充满向往。

不过,20年后,人们突然发现:人类失去联想,似乎也没怎样。愤青们也许还会加上一句:好在还有华为。

昨日的因,今日的果。

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一旦选定就很难回头。当初,决定走贸工技路线时,柳传志的初衷也许是先生存下来,有了积累后再回头发展核心技术。但赚惯了快钱的企业,怎么可能静下心来研发技术。

20年来,联想集团依靠卖电脑积累了雄厚的身家,却一直没有创出什么核心技术。相反,财大气粗之后,联想给人的印象却是一路买买买,买下了IBM的PC部门,拿到梦寐以求的ThinkPad品牌;还买下了当年名盛一时的摩托罗拉。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一家家互联网新兴巨头崛起,但联想似乎始终守在自家的个人电脑三分地。

2019财年数据显示,联想集团转型多年但仍靠“吃老本”:PC业务(个人电脑业务)独大,营收占比高达79%,而移动业务、数据业务等持续亏损。

这也正是人们担心如今的小米,变成下一个联想的最大理由。

单纯从企业经营上讲,联想业绩不算差,2019年再次夺得全球PC市场销量冠军。财报披露,在2019/2020财年,联想PC业务占领了全球市场份额24.5%。但这不是人们心中想象的联想。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联想集团的市值始终不高,以8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总市值为585.1亿港元,赶不上小米集团的4378亿,更赶不上腾讯控股的4.96万亿。从股价看,市场给联想的定位就是一个电脑组装企业。

雷军就是下一个柳传志?

雷军会不会变成下一个柳传志?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雷军不用变,他就是又一个柳传志,他们都是在大时代因缘际会下,敢闯敢干的科技型商人。

从他们选择贸工技路线那一刻起,左右他们最重要的不是产业报国的口号,也不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而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的生意。

这就是为什么联想电脑的售价在国内比美国卖的贵,小米的手机则一直号称最新的性能却半价卖给客户。无他,利润导向,营销需求而已。

此外,柳传志与雷军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所谓的企业投资家。

联想集团赚到钱后,柳传志先后成立两家创投公司:君联与弘毅。这两家企业投了不少初创企业,包括当初的金山软件。而雷军在创立小米前,就已开始做天使投资人,小米进入稳步发展期后,他又开始新的大笔投资,大的方向好像是家电制造。

某种意义上,联想集团成为联想控股的现金母鸡,柳传志依靠这些现金做起产业投资家;雷军似乎也有这个架势,小米手机稳步运转后,他似乎也有将小米手机作为现金母鸡,用盈利来投资相关产业制造链生态企业的趋势。只不过,与柳传志相比,雷军毕竟是移动互联大潮的弄潮儿,他在实业投资的同时,还投了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

有人说,雷军在管理上很像柳传志。这个观点,又对又不对。

柳传志管理上的三板斧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从管理流程看,柳传志更多的是一个掌舵人角色,他善于发现并大胆启用自己看中的年轻人。而且,绝不允许自己家人进入联想。

从过往现实看,由于历史的原因,柳传志的管理理念更多地源自传统文化与自身阅历,像是联想集团这个大家庭的权责分明的家长。

雷军虽然他是小米集团的缔造者,创业时组织了一个豪华团队,但基于互联网一代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他虽然是团队领军者,但很多时候则更像是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甚至救火队长。这让他看上去似乎每天要工作48小时,有时候一天要开23个会,什么时候都很匆忙。

有一段时间,柳传志似乎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的标杆性人物,有人私下称之为中国企业教父,但联想5G投票风波以来,这个荣誉似乎已离他越来越远。

可以肯定,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关村下海创业的企业家中目前最成功的一个,但在当代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因为联想选择的贸工技道路,确实没有什么特色,暂时似乎很难定论。

而雷军还年轻,前面的路还很长。小米创业10周年,只能算是他创业途中的一个驿站,这个时候的他,确实需要停下来喘口气,将过去复复盘。

具体到管理,60后的他,更多地靠职业生涯中的摸索与积累,很多东西都是临机处置时应对之策,也许会不时传出“只要站上风口猪也会飞”之类的梗,但暂时还谈不上什么系统的管理理念。

不过,因为小米,雷军身上互联网营销大师这个标签估计是跑不掉了。

归根结底,柳传志与雷军都是时代大潮中眼光敏锐的弄潮儿,是生存第一利润至上的生意人,是不拘一格善于应变的实用主义者。因此,雷军与柳传志本质上是一路人,而小米正在变成下一个联想。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