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安盛蒋佳良旗下基金牛市仍亏42%,基民质疑公司风控存漏洞

财富独角兽天峰2025-10-15 15:43 大公司
浦银安盛基金经理蒋佳良所管理的产品业绩并不理想,在股市大涨的情况下,旗下有基金甚至亏40%。

二季度经历短暂调整后,6月券商板块爆发推动指数创新高,北向资金单季净流入604亿元,重点布局科技赛道,形成“金融搭台、科技唱戏”格局。10月行情先扬后抑,9日沪指突破3900点创十年新高至3933.97点,成交额达 2.65万亿元。

受此影响,2025年初至10月11日,权益类基金随A股结构性牛市实现整体高收益,但受赛道轮动与10月震荡影响,业绩分化态势极致,主动管理能力成为收益核心变量。然而,笔者发现,浦银安盛旗下基金经理蒋佳良所管理的产品业绩并不理想,在股市大涨的情况下,旗下有基金甚至亏40%。

01

牛市行情蒋佳良旗下基金仍亏42%

基民质疑公司风控存漏洞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蒋佳良于2006年至2008年任职中国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资金部,2009年至2011年任职华宝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部担任投资经理,2011年至2015年任职于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2015年至2018年任职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研中心,历任基金经理和研究部总经理。

2018年6月加盟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权益投资部总监助理,现担任研究部副总监。2018年11月起,担任浦银安盛新经济结构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2月起任研究部副总监。2020年7月22日至2024年3月15日担任浦银安盛价值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21年5月起兼任浦银安盛均衡优选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起担任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6月起担任浦银安盛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曾任浦银安盛景气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浦银安盛光耀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蒋佳良累计任职时间8年又125天,目前管理总规模11.69亿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167.13%。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0月10日)

笔者发现,蒋佳良旗下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基金业绩不理想,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28日,基金规模6.95亿元。截至10月10日基金单位净值0.5590,自基金成立来收益率44.10%,今年来收益率14.83%,近3月来收益率17.24%,近6月来收益率23.81%,近1年来收益率12.68%,近2年来收益率1.77%,近3年来收益率-29.46%。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0月10日)

基金业绩亏损,有基民表示,亏损近50%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仍稳收管理费。前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究竟是短期博弈还是长期价值投资?混乱的操作风格让投资者难以捕捉主线,高换手与亏损并存的局面下,公司风控与投研管理是否存在漏洞?也有基民表示,这只基金什么时候能回本啊,跌得比兔子快,涨得比锅牛还慢,心塞,已经4年了。

与惨淡业绩形成反差的是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异常高换手率。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的换手率在2022年4季度至2025年2季度持续高企,2022年4季度高达655.41%,2023年6月30日达619.66%,2023年12月31日为483.87%,2024年6月30日为480.55%,为2024年12月31日529.29%,2025年2季度高达496.98%,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有基民跟帖表示,换手率这么高,到底是选股还是炒短线?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4年1季度买入11.14万股的古井贡酒,2024年2季度持有0.89万股,到了2024年3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4年1月3日-2024年9月30日股票价格下跌了14%。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3年4季度买入125.90万股的太极集团,到了2024年1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3年10月9日-2024年3月31日股票价格下跌了28%。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3季度买入435.58万股的吉祥航空,2022年4季度持有435.58万股。2023年1季度持有258.83万股,到了2023年2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股票价格下跌了14%。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2季度买入127.00万股的阳光电源,2022年3季度持有112.10万股,2022年4季度持有87.96万股。2023年1季度持有98.04万股,2023年2季度持有66.19万股,2023年3季度持有52.22万股,到了2023年4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2年4月1日-2023年12月30日股票价格下跌了18%。

2024年1季度再度买入阳光电源,但买入的股份与第一次买入的少,这次仅买入26.54万股,2024年2季度持有21.11万股,2024年3季度持有61.15万股,到了2024年4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股票价格上涨了18%,但这次持股明显小于上次。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0月9日)

基金业绩亏损,基金规模也会出现下降,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成立之初,募集了26.25亿元,尽管成立后没有出现大额赎回,但基金的规模一直在下降,可以看出,基金业绩下降,对基金规模的影响很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浦银安盛品质优选混合A,期末净资产6.95亿元,比上期减少12.22%。

02

3年多时间仍亏15%

为何高位持有晶澳科技?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0月10日)

除了上文基金业绩差外,笔者还发现,浦银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基金业绩也不理想,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6月7日,基金规模0.51亿元。截至10月10日基金单位净0.8434,自基金成立来收益率-15.66%,今年来收益率28.18%,近3月来收益率23.54%,近6月来收益率37.41%,近1年来收益率30.50%,近2年来收益率35.07%,近3年来收益率-1.59%。 笔者发现,该基金一直由蒋经理单独管理,任职3年又128天,任职回报-15.66%。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0月10日)

从浦银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的表现来看,其高风险高波动的特征与投资者的预期可能存在较大差距,该基金的换手率较高,2022年4季度换手率661.77%,2023年4季度换手率616.87%,即便是2025年2季度换手率也高达489.17%。

高换手率意味着频繁交易,这会导致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增加。频繁买卖股票使得基金的持仓结构不断变化,难以形成稳定的投资组合。当市场出现波动时,高换手率的基金更容易受到影响,净值波动幅度可能会加大。其次,高换手率会增加基金的交易成本。每一次交易都需要支付手续费、印花税等费用,频繁交易使得这些成本不断累积,降低了基金的收益。

据统计,高换手率的基金交易成本可能会比低换手率的基金高出数倍甚至更多。最后,高换手率还可能导致投资目标不清晰。频繁交易使得基金的投资策略难以保持稳定,投资者难以判断基金的投资方向和重点。这也会引起投资者对于基金团队能力的不信任,影响基金的市场声誉和投资者的信心。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3季度买入16.95万股的天合光能,2022年4季度持有13.71万股,到了2023年1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2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股票价格下跌了20%。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4季度买入5.93万股的晶澳科技,2023年1季度持有17.03万股,2023年2季度持有8.47万股,到了2023年3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2年10月9日-2023年9月30日股票价格下跌了44%。

笔者还发现,该基金在2023年3季度买入5.19万股的智飞生物,2023年4季度持有4.90万股,到了2024年1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3年7月1日-2024年3月31日股票价格上涨了1%。

笔者还发现,该基金还拿着了一些白酒股,在2024年1季度买入1.22万股的古井贡酒,2024年2季度持有1.29万股,到了2024年3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4年1月3日-2024年9月30日股票价格下跌了11%。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3季度买入50.73万股的吉祥航空,2022年4季度持有25.44万股,到了2023年1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2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股票价格下跌了1%。

笔者还发现,该基金在2023年3季度买入16.79万股的精锻科技,2023年4季度持有28.05万股,到了2024年1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3年7月3日-2024年3月31日股票价格下跌了30%。

不过,该基金在2024年2季度买入2.86万股的恒玄科技,2024年3季度持有3.09万股,2024年4季度持有1.25万股。2025年1季度持有0.89万股,到了2025年2季度已经没有了此前购买的股票份额。然而,在该基金持有期间,在2024年4月1日-2025年6月30日股票价格上涨了230%。虽然持股期间股票涨幅很高,但持有的份额很少,而且在2025年2季度就匆忙清仓了。

浦银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的亏损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市场风格判断失误、资产配置过于激进、投研体系存在短板,以及管理费与业绩不匹配等问题,均对其表现造成拖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更应保持理性,审慎选择基金产品,避免被短期宣传或过往阶段性表现误导。

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唯有真正提升投研能力、优化投资策略,才能重建投资者信任,实现长期稳健回报。浦银安盛基金公司正面临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的挑战。证监会主席吴清曾明确提出,要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浦银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基金的表现却与这一要求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10月10日)

基金业绩下降,基金规模也随之下降。浦银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基金成立之初募集了2.13亿元,但基金规模一直没增长过,而是一直在下降。截至2025年6月30日,浦银兴耀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期末净资产0.51亿元,比上期减少2.01%。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