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回春,雷军获喘息之机

猎云网王非2023-11-22 11:08 大公司
扭亏为盈。

业绩“解冻”,小米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小米Q3营收708.94亿元,同比增长0.6%,也是近6个季度首次同比增长,连续2个季度环比提升;净利润为48.6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4.7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下,小米Q3经调整净利润59.90亿元,同比增长182.9%,远超市场预期的48亿元。

小米2023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43.63亿元,约为2022年全年的1.7倍。

来源:小米财报

回望2016、2018,小米曾两次陷入低谷。第一次,小米通过整合供应链和线下渠道重回头部;第二次,雷军开启双品牌战略,剥离红米品牌让小米恢复了增长态势。

在2022年第三次陷入低谷时,雷军并不避讳地将第三次演讲主题定为“穿越人生低谷”。具体操作上,小米于今年启动了“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经营战略。

此番,小米“回春”,基本实现了年初立下的目标。而这也为雷军加码造车,继续“成长”,提供了“喘息之机”。

手机基本盘:冲高端、去库存


作为小米的基本盘,手机业务一直是市场的关注焦点。

此前,雷军明确表示,高端化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然而小米10系列首战告捷后,紧接而来的小米11系列、12系列表现均不如预期。

小米内部甚至爆发了史上最激烈的争议:做高端太难了,能不能不做?用小米品牌能做成高端吗?但雷军顶住了压力,在主题为“成长”的演讲中,他强调,“在这个时代、这个行业,有苹果、三星、华为这些行业巨头,其实小米的发展非常困难,但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小米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赢得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今年Q3,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达到16.6%,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8.9%提升7.7个百分点。反而恰恰印证了其高端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而这,也助推小米Q3整体毛利率达到22.7%,超过市场预期的21.5%;较去年同期的16.6%,提升6.1个百分点。在业绩说明会上,卢伟冰也再次提到,手机毛利率的增长,除了受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的影响,主要受到“去库存”和“高端化”的正向影响。

小米14系列,作为小米高端化的最新成果,也在财报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10月,小米14系列开售5分钟销量是小米13系列首销总量的6倍,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助力小米双11全渠道支付金额破224亿元,创历年大促新纪录。

11月7日,雷军也在与微博网友互动中透露,小米14系列销量“确实过了百万台,但缺货还是严重,我们正在拼命催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模型热潮下,小米也在深耕各项AI技术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将AI与用户场景需求相结合。“我们将AI大模型与小米澎湃OS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基于端侧大模型的各类便利和智能的功能,如AI图像填充、AI搜图。小米60亿参数的自研大模型也是首个基于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流畅运行的端侧大模型。”

来源:雷军微信公众号

在继续冲高端的同时,小米的“库存也越来越健康”。

财报显示,今年Q3,小米的存货连续第5次回落,减少近20亿元至368.42亿元,同比下降30.5%,为11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位,基本接近2020年Q3的350亿元的水平。

反映在出货量上,今年Q3小米手机“爆卖”4180万台,为近6个季度以来新高,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27.0%。

这一成绩的取得,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未见明显好转的大背景下,尤为不易。

根据Canalys数据,本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1%。小米则在整体出货量排名中稳居第三,是前三名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且已连续13个季度保持全球前三;市占率达14.1%,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实现市占率环比提升。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业绩说明会上不无感慨,“我个人认为第三季度的这种强劲增长并不是受益于大盘。小米还是在被大盘拖累。”对于2024年大盘,他“比较积极乐观,可以说是心情乐观。我个人认为全球大盘应该会有大约5%的增长。”

小米,也有望从大盘增长中受益。受益于核心手机业务的“回春”,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出货量的增加,叠加“去库存”等因素后,并未带动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的同步上涨。财报显示,小米Q3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16亿元,同比下滑2%,但跌幅明显收窄。

对此,小米称主要是由于平均售价(下称:ASP)下降至997.0元,较2022年Q3的1058.2元减少5.8%,较今年Q3的1112.2元减少10.4%。主要是由于拉丁美洲、非洲及中东等ASP较低的新兴市场的出货量强劲增长,部分被中国大陆ASP增加所抵消。

造车增长点:稳推进,再加码


自2021年3月,雷军喊出最后一次创业,“为小米造车而战”而来,外界的关注热情始终高涨。

造车,作为雷军在手机基本盘之外,给小米寻找的增长点。手机业务的“解冻回春”,自然给造车提供了稳定坚实的支撑,雷军也因此获得了“喘息之机”。

距离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的目标,仅剩半年左右,小米造车正在稳步推进。

就在11月15日,小米汽车正式登上了工信部的申报目录,证件照随之曝光,图片一出立马登上热搜。

雷军也激动地发了一条微博——人车家生态,我心更澎湃。其中的“人车家生态”战略,正是今年10月,由“手机XAIoT”升级而来的最新战略,小米希望实现从个人设备到智能家居再到智慧出行,以人为中心,融合为有机整体。

而为了早日实现“人车家生态”这一目标,小米也在造车方面不断加码,尽快补齐最后一块拼图。

研发层面,截至9月30日,小米的研发人员数达到17563人,占员工总数超53%,已在全球获得超3.5万件专利。

今年Q3,小米研发支出49.66亿元,占营收的7%,同比增长22.0%,环比增长9.0%,“主要是由于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及其他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

来源:雷军微博

在官宣造车时,雷军曾表示,首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的投资额在100亿美元。截至9月30日,小米现金资源总额为1276亿元,可谓“粮草充足”。

在业绩业绩说明会上,卢伟冰透露,“小米在汽车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截至9月底,研发人员已经在3000人左右。”

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明年上半年量产的目标不变,整体进度符合预期。接下来我们还有第二次冬测,如果冬测顺利的话,按照原来的目标上市没有太大问题。”

生产环节,小米已做好准备。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小米汽车工厂已经启动了一段时间的小批量试生产,每周产出约50辆原型车,这对于新车型的产能爬坡至关重要,小米汽车在下个月(12月)就要开始批量生产,为明年2月车型上市做准备。

而在销售环节,小米也已开始排兵布阵。据界面新闻消息,小米正开设多个汽车销售等相关岗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招聘新能源汽车销售主管、小米汽车门店店长等。目前在招岗位为小米汽车门店店长,主管和其他销售则会在年后公开招聘,现下已有部分城市店长培训完毕,店长薪资最高每月可达到3.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界传言的“雷军对小米汽车的销量期待是每年10万台”,卢伟冰辟谣称,“我们跟雷总做了一次确认之后,雷总说他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卢伟冰称,“小米选择入局(汽车行业)这种‘百年之大变局’的大赛道,我们确实有非常高的目标——希望花15年到20年的时间能进入世界Top 5,这是一个非常宏大、同时也有挑战性的目标。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的确在每个阶段都设定了一些里程碑,但(这些里程碑)可能不是大家刚才提到的某些(目标)。”

暂且不说世界Top 5,仅在中国市场,想要实现Top 5就得靠“卷”,还要在“降本、出海”等方面深耕细作。李想年初曾放狠话:“三年淘汰赛(2023-2025年),技术、产品、交付三大综合能力往死里卷,木桶理论,缺一不可!至少在中国市场,2025年的前五大概率就是2030年的前五,只不过前五的市场份额还会不断扩大。”

刚刚获得“喘息之机”的雷军,显然不能就此放松。从小米股价表现来看,尚在16港元/股附近震荡,仍低于17港元/股的发行价。

来源:雪球

明年,小米汽车正式上市后,又将助力几何,也未可知。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