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跳水、疑涉“高利贷”,捷信消金为何泯然于众?

财富独角兽恒心2023-07-25 13:55 大公司
昔日“消费金融一哥”捷信消金再因纠纷被打到聚光灯下。
昔日“消费金融一哥”捷信消金再因纠纷被打到聚光灯下。

根据天眼查显示,自然人梁娜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将捷信消金告上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将于今年7月27日开庭,案号“(2023)湘0104民初8691号”。事实上,这并非捷信消金首次被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更是“重灾区”。

另外,捷信消金还频被投诉,截至7月21日已经有超7万条投诉记录,直指捷信金融高利贷、暴力催收、欺诈客户等。

更夸张的是,捷信消金于今年6月再度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1.05万元,执行法院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案号“(2023)粤0304执20869号”。虽然金额不大,但捷信消金已然成为“惯犯”,自2018年以来历史累计被执行38次,执行金额达128.65万元。

捷信消金业绩表现也不佳,2022年实现总营收约30.4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6%;利息净收入14.99亿元,同比下降了73%,虽然净利润情况并未披露,但结果可想而知,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头顶“首批试点的四家机构之一”、“首家且是唯一一家外商独资”、“首家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的消费金融机构”等多个光环的捷信消金,为何沦为“卖身续命”的田地?

01

消金行业格局“生变”,捷信消金陨落

捷信消金,这个曾经的业界霸主,最终还是没落了。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国内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为国际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捷信集团。

借助消金行业强势崛起,持牌优势加持下捷信消金大展拳脚,更是凭借“利率只是一天一瓶水的钱”的口号,以及“地推思维”和“人海战术”,在手机、家电等刚需产品存在的广阔的下沉市场抢食了第一波红利,曾一度稳居业内“老大”。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18年的捷信消金就以13.98亿元的净利润独占行业鳌头,2019年底总资产更是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当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千亿级公司,一时饱受市场关注,风光无限。

但好景不长,2019年在监管不断趋严下消金行业“生变”,2020年更是在疫情影响下让原本艰难的消金行业更加如履薄冰,这让过度重仓“线下”的捷信消金吃了不少苦头,再加上捷信集团赴港IPO受挫,多重压力下最终“击垮”了捷信消金。

最直白的反映就是业绩下滑、资产缩水。2020年底捷信消金总资产同比下滑37.62%至652.07亿元,总负债同比下滑42.33%至537.61亿元;期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2%至112.32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88.1%至1.36亿元。针对利润下降下降,捷信消金给出的解释是,“主要是疫情影响下信贷需求显著下滑,信贷业务规模明显收缩”。

但事实可能并非完全如此。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国内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消金公司资产规模扩张在扩张,三分之二实现营收增长。有对比才会有伤害,当年末竞争对手招联消金总资产1083.11亿元,年内实现营收128.16亿元,净利润16.68亿元,均甩开捷信消金好几条街,成为消金行业新的“老大哥”。

似乎是打击过于沉重,在近年来消金行业整体业绩向好的大背景下,捷信消金依旧默默无闻,业绩表现仍一般。2022年捷信消金实现总营收30.45亿元,同比下降66%,在已发布的中国29家消金公司中排名第7,位列招联、兴业、马上、中银、中邮、杭银之后;利息净收入总额14.99亿元,同比下降了73%。

02

投诉量居高不下,涉嫌“高利贷”

除了业绩“断崖式”下滑外,捷信消金负面舆情不断。

今年6月,捷信消金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1.05万元,执行法院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案号“(2023)粤0304执20869号”。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以来捷信消金历史累计被执行38次,执行金额达128.65万元。

资料来源:天眼查。

捷信金融作为被告还因借款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涉及百余起开庭公告,部分原告直指其高额利息。

就拿今年3月的一则判决文书显示,2018年年初尚某妍与捷信消金签订电子贷款合同,申请贷款43000元,贷款期限54个月,月贷款利率2%,同时捷信消金还收取各种服务费,包括月客户服务费率0.143%,月贷款管理费率0.808%等,最终尚某妍每月要还款1710.61元,由此计算的实际年利率近40%,这显然超过了法律约定的放贷年利率24%的上限。

另外,捷信消金还频被投诉。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7月21日捷信消金已有超7万条投诉记录,直指捷信金融高利贷、暴力催收、欺诈客户等。

今年7月初有消费者投诉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数据:2020年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1年期为3.85%,也就是说在2020年8月的民间借贷利率在15.4%以内的,都属于正常的民间借贷关系。高于15.4%的利息的,都可以主张不予支付超出部分的利息。但是,捷信消金的利率已经达到年化35.18,明显高利贷。”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

捷信消金的“黑手”竟然还伸向了大学生。据投诉称,“本人2019年为在校大学生,被套路贷,学生贷,贷款金额3w实际到手1w元,年化利率高达36%。逾期四年,目前有还款意愿。从去年到现在多次主动与捷信工作人员协商结清处理,客服以外包给第三方联系不上负责人为由,拒绝协商。均未联系上,客服也不处理。”

03

高管频繁变动,被传“卖身”字节

这些又与捷信消金高管频繁变动不无关系。

2020年6月,捷信消金原首席风险官Li Hong离任;同年10月,原总经理Roman Wojdyla离任,2021年2月,Ondrej Frydrych不再担任董事长;同月,原首席财务官王涛离任。

管理层人员的频繁变动,对捷信消金的战略部署自然产生重大影响,兜兜转转的捷信消金,似乎只在原地打转。

捷信消金还深陷裁员风波。此前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之下,巅峰时期的捷信消金便拥有超7万名员工,但在业绩变脸的当下,裁员或为必然。根据裁判文书网显示,在陈杰安、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民事一审民事判决书中,捷信消金进一步优化各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2021年4月提交“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情况报告表”,载明企业用工建立劳动关系2990人,拟裁减272人。

正身处是非之地的捷信消金,前不久还被传言,“字节跳动正与捷信消金洽谈,可能与一家地方城商行一起收购捷信股权”,虽然字节跳动和捷信消金均予以否决,但据《证券时报》报道,“捷信消金之前确实有意出售消费金融牌照,与字节跳动等机构有所接触,但是由于各种问题导致跟对方没有达成共识搁浅。”

毋庸置疑的是,消金牌照价值凸显,捷信消金多次被曝出售风波。近年来,除字节跳动外,捷信消金还先后接触了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信也科技和乐信以及浙商银行等多家知名公司,但后续或因牌照价格分歧过大,或因监管机构对于持牌消费金融股东口碑、资金实力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等原因,交易迟迟未能落地。

若把牌照出售了,捷信消金真的就什么也不剩了。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