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沃尔沃从收购整合到融合创新

砺石商业评论胡杨2021-11-04 09:05 大公司
十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被戏称为“穷小子娶洋媳妇儿”,但如果从今天的结果来看,这起收购更像是一个“骑士救美”的故事。

在被吉利控股集团收购11年之后,10月29日,沃尔沃汽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IPO上市了。根据沃尔沃CEO Hakan Samuelsson早前的说法,此番IPO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沃尔沃将其车型全部转型为电动汽车——按照计划,沃尔沃将在2030年底前转为全部生产电动汽车。所筹集资金的其余小部分,将用于提升其制造能力和向客户直接销售汽车的能力。

这次上市,为十年前的这桩跨国并购案,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完美注脚——十年前,由于所谓“门第悬殊”且无成功先例可循,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并不被外界看好。外界当时普遍的猜测,是吉利会像沃尔沃汽车的前任福特那样,在“利用完了”沃尔沃之后,再将它“无情抛弃”。

但剧情并没有按照外界猜测的那样上演。早在几年前,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教授Felix Oberholzer-Gee和他在哈佛商学院的另外两位同事,对这起并购案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跟踪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取得了成功,不但沃尔沃汽车扭转了局面,吉利自身也在诸多方面表现出色。基于这项研究所撰写的案例,在2019年2月份被收录进了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1

收购案复盘:“穷小子娶洋媳妇儿”还是“骑士救美”?

十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被戏称为“穷小子娶洋媳妇儿”,但如果从今天的结果来看,这起收购更像是一个“骑士救美”的故事。1999年,沃尔沃,这家成立于1927年的汽车公司以64.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旗下位居末位的乘用车业务,接盘的是当时刚换帅的美国福特汽车——在福特家族让创始人的曾孙小比尔福特重新执掌福特大权之后,这家公司重新表示了对全球汽车市场的进取心。就在收购沃尔沃之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福特还从宝马汽车集团那里购买了路虎公司的所有权。

一种观点认为,沃尔沃出售乘用车业务,是为了更加专注于商用汽车市场,同时,它也希望能获得世界顶级汽车企业福特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而在福特方面看来,沃尔沃汽车的发展潜力以及其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巨大商业价值,也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差不多十年前,福特还曾收购了欧洲的另一个高端汽车品牌捷豹。福特,这家早年以生产标志性黑色T型车著称的公司,似乎习惯用收购的方式来提升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然而,福特汽车对沃尔沃的收购,并没有获得预想的结果。在向沃尔沃输出管理,空降大批中高层之后,沃尔沃逐渐失去管理的主动权,节奏被打乱。而在福特汽车削减成本的要求下,沃尔沃汽车研发投入连年下降,运营也变得越来越困难,销售一路下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雪上加霜,到2009年销量仅为33.5万辆。

同样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福特汽车也出现了巨额亏损。出于自保,福特将战略调整为“ONE Ford”(一个福特),这实际上是一个收缩战略:2008年3月,福特汽车先是将旗下原本也是并购来的两个高端品牌路虎和捷豹,以23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卖给了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塔塔集团。两年后的2010年3月28日,福特再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卖给了吉利集团。

2010年前后,在吉利控股与福特汽车谈判时,沃尔沃曾爆发针对福特汽车的罢工。财经新媒体的报道称,其原因在于福特汽车想卖掉沃尔沃,但却想尽可能多地保留知识产权。罢工的结果是,沃尔沃可以带走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属于福特汽车或两者共有的知识产权,沃尔沃拥有免费的使用权,但绝不能向吉利转移。

这次由工会主导的针对福特汽车的罢工,后来还波及了接手沃尔沃的吉利,并一度演化为对吉利的不信任。好在他们愿意和吉利对话,而吉利则选择了开放的姿态,多次邀请沃尔沃的工会组织代表专程前往中国,与董事长李书福面谈,并参观吉利集团和那里的生产基地。这些实地考察与坦诚沟通,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共识,并购得以顺利完成。

后来发生的故事证明吉利是值得信任的,吉利控股集团全力支持沃尔沃汽车转型发展,巩固了沃尔沃的豪华品牌地位,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实现了品牌复兴,沃尔沃全球销量翻了一番。在欧美市场销量全面增长的同时,中国成为沃尔沃第二大本土市场,销量达至十年前的5倍。

哈佛商学院的那位战略管理教授Felix Oberholzer-Gee后来评价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时说:“沃尔沃拥有品牌,并且掌握技术,沃尔沃似乎万事俱备,但却没有一个好老板,沃尔沃就是因为此问题陷入困境的,这很棘手。吉利带来了资本,带来了资产融资,这些是沃尔沃的救命稻草,吉利拯救了沃尔沃并让沃尔沃运转起来。”

2

让沃尔沃重振雄风,吉利做对了什么?

收购欧美同行的知名品牌,快速拓展国际市场,积累国际市场运营的经验。或者出于资源互补的考量,用市场换技术与管理的方式,实现快速提升,是一些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的选择。整体并购国际知名品牌,或者部分并购其某项业务的案例,自2004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前后拉开帷幕,期间有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和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案例。一直到2010年3月吉利对沃尔沃的这次并购,达到了一个高峰。

但收购之后整合和融合的问题,也相伴而至。吉利是极少数正确地处理好了这类问题的,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并购树立了典范。吉利顺利完成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和整合,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是李书福提出要将中国作为沃尔沃的“第二本土市场”来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二是李书福提出吉利对沃尔沃的管理实行“放虎归山”的战略。

2013年,在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两周年的时候,李书福先生在一次专访中曾被问及吉利接手沃尔沃汽车后的经营策略,李书福提出要将中国作为沃尔沃的“第二本土市场”来建设和发展的战略设想,因为“全球所有的汽车公司都是在中国赚了钱,在中国发了财再去反哺在世界各国的竞争”。

但“沃尔沃缺乏中国这一块市场,相对它的竞争对手,欠缺这方面的优势”。因此,李书福认为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以后,首先要做的,是“要把这一块补上,要把这一块市场开拓出来,要在中国进行本土化,中国战略很重要。”因此,他进一步提出了要“巩固和加强在欧美传统市场的地位,开拓和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市场”这种独特的战略构想。

而在管理方面,李书福提出要“放虎归山、充分授权、探索发展、深度协调”,即,一方面,尊重沃尔沃原有的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全球运营;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实现双方深度协同的方式。双方致力于在联合采购、联合开发、资金、物流、基础设施及人才培养方面展开协同,逐步从财务、生产制造到技术实现全方位融合。

李书福曾提到:“尽管当时的沃尔沃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它的底子是非常雄厚的,员工的素养是很高的,企业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很强的,所以它恢复起来是很快的。”

“放虎归山,就是要让沃尔沃恢复到当年的雄风,恢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雄风,重新走到全球豪华车的第一阵营,领导全球汽车安全。”李书福补充说,“推动沃尔沃放虎归山战略,要使它重新找回过去的这种雄风,重新找回这种朴实的能力,这个它需要的。”

具体做法是,在被吉利控股收购之后, 沃尔沃的新董事会中中方人员仅占两席,沃尔沃管理层不受吉利控股的直接影响,并拥有相应的财务和非财务授权。“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两个汽车品牌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发展。

吉利控股集团对于沃尔沃汽车的管理,体现了灵活性与创新性,为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家赢得了尊严和广泛的国际认可。“放虎归山”,实际上就是给与了沃尔沃充分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沃尔沃原有管理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释放了发展的动力。而“第二本土市场”战略构想的提出,又打消了他们对制造向中国转移的顾虑,并给了沃尔沃汽车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尤其是后者,对于当时已深陷巨额亏损的沃尔沃而言,已攸关存亡。

3

高质量的“联姻”,必须是并购双方的相互成就

并购的第二年,沃尔沃汽车即实现了扭亏。到2020年,沃尔沃汽车营业收入达2,628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达85亿瑞典克朗。全球销量达到661,713辆汽车,市占率稳步提升,并在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国和美国)实现销量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已连续12个月销量近77.5万辆,接近十年前定下的80万辆的全球销量目标。今年1~9月,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53.1万辆,同比增长了17.6%。

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在沃尔沃汽车全球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其全球发展的核心引擎。沃尔沃汽车是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从中国向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出口豪华汽车的汽车制造商。通过对沃尔沃的并购,吉利全球化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加快。

同样是在收购沃尔沃的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吉利控股集团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至今已经连续十年上榜并不断攀升。而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品牌综合价值最高十大汽车集团”榜单中,吉利控股集团位列第九,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汽车集团。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的营收也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吉利汽车2010年营收为140.69亿人民币,2020年为921亿人民币。净利润则从2009年的13.19亿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55.7亿人民币。销量也持续攀升,迈入百万大关。吉利汽车成长为百万级销量的中国品牌领军者,成为首个实现乘用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

十年来,吉利汽车的技术和品质得到了迅速提升,品牌力也得到了持续提升,成为中国品牌直面合资、走向全球的标杆和典范。在“2021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汽车品牌”排行榜中,吉利品牌位列21位,名列中国汽车品牌榜首。

吉利控股集团全方位立体深化海外布局,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了制造、研发、采购、销售的全球布局,与全球汽车知名品牌竞速,成为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车企。在全球化进程中,吉利与全球合作伙伴协同合作,共同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了与沃尔沃汽车、英伦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的文化融合、人才融合、技术融合。携手戴姆勒集团深度合作,协同效应正在发生聚变,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并持续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

并购十年来,吉利和沃尔沃的协同效应也产生了聚变。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强化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双方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了行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融合与创新。2013年9月,吉利欧洲研发中心CEVT开始运营,依托哥德堡优势研发资源,开发全新的中级车模块架构和相关部件。CEVT研发的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充分发挥了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协同作用。基于此架构,双方合资打造了面向全球市场的新高端品牌领克,领克在柏林率先推出,短短五年时间就收获了超57万用户。此外,吉利控股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星,已宣布将通过SPAC形式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

吉利与沃尔沃围绕汽车新四化前瞻技术,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协作,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在目前共享SEA浩瀚、SPA2电动车架构基础上,双方已经启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的联合开发,实现核心技术成果的共享和规模化优势。在自动驾驶前沿技术领域,双方将基于各自已有的丰富研发成果和经验,由沃尔沃汽车旗下自动驾驶软件技术开发公司Zenseact牵头,共同开发全球领先的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其次,通过并购和融合,吉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引领中国品牌向上,形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研发和造型设计的原创能力;通过联合开发模块架构CMA、SEA,掌握架构能力;实现质量体系标准化,完成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最终达到品牌影响力全球化。与此同时,吉利吸引了全球高端研发及管理人才。全球化首先是人才的全球化。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共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近5万名外籍员工,占比高达42%。

沃尔沃汽车的上市,让沃尔沃汽车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吉利控股集团继续保留第一大股东地位。李书福表示:“吉利控股集团将继续以大股东的身份续写沃尔沃汽车全球发展的成功故事,持续加大对沃尔沃汽车的研发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吉利控股集团的科技生态圈效应,推动旗下各品牌服务各自细分市场,相互尊重、协同发展、占领技术制高点,矢志不渝地支持沃尔沃汽车这个传奇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上市不是发展的终点,而是沃尔沃汽车更好地发展的新起点。吉利控股集团CEO、沃尔沃汽车董事李东辉信心满满:“沃尔沃汽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豪华汽车公司之一,未来可期,我们欢迎全球投资者参与公司发展并分享成果。此次上市是公司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以此为契机,沃尔沃汽车必将抓住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保持加速发展态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可持续和安全的出行方式。”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