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老将再创业,已退休8年,毅然加入奔私大军

融中财经吴琼2021-07-29 11:27 大公司
私募到底有什么大魅力,竟然能吸引71岁老将放弃退休生活,毅然再就业。

又有一位大将加入私募行业。与众不同的是,这位大佬已经71岁,退休8年了。

这位大佬就是邵国有。其个人简历显示,他目前就职于厦门禾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一职。而他上一份工作还是在八年前,在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退休8年间他做了什么,是持续关注行业情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是过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闲适生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退休8年后他却选择相对陌生的私募行业,不由得让人敬佩。

实际上,邵国有只是奔私潮中的一员,近几年来,私募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募大佬加入。

01邵国有,71岁再创业,竟是一个私募小白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厦门禾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16日完成了备案登记。数据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6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企业性质为内资企业。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

在人员信息方面,该公司有高管人数4人,员工人数5人,获得基金从业资格的有4人。

该公司的两位股东为黄少琨、邵磊,分别持股70%、30%。公司实控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为黄少琨。黄少琨的个人简历显示,他从2011年就开始活跃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曾在深圳市华亿汇志股权投资基金、厦门中和元投资担任投资经理,还在厦门晟和元资产担任过合规风控负责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人。相比之下,邵国有在二级市场的经验更多,在私募行业他还算是一个新人。

资料显示,邵国有生于1950年,现在已经有71岁了。邵国有的工作履历非常具有说服力,属于“学术派”一类。1975年-1991年,邵国有担任了吉林大学教务处干事、校党委秘书、经济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学生处处长、校党委副书记;1991年-1994年,他又任职于长春师范学院校党委书记;1994年-1998年,担任长春新世纪广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8年7月,他开始进入金融行业,担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宣传培训中心总经理;2003年,担任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他一直在该公司效力,直到2013年因年龄到了才正式退休。资料显示,从退休到加入禾慕私募的这8年时间里,他并没有工作经历。

其中,邵国有在金融行业最为耀眼的工作经历就是在海富通的十年。天眼查显示,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首批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富通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约1251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海富通已经为70多家企业近198亿元的企业年基金担任了投资管理人,旗下的专户理财管理资产规模近35亿元。2012年底,海富通旗下21只产品规模达到342.2亿元,而其非公募业务规模也达到了304.21亿元,接近公募业务规模。而这段时间恰好与邵国有在海富通任职的轨迹是一致的。

02早在邵国有之前,公奔私已成为一种现象


邵国有再创业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注意。除了他的年纪,他由公转私的动作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他并不是个例,行业内的奔私潮一直在持续。

当前国内私募基金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截至目前,私募整体管理规模已经达到将近18万亿元人民币,管理人数量超过2.4万家,产品数量超过10万只。

私募资金的规模之大,吸引了一大批基金经理、公募大佬加入。

2020年,有超过两百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多数加入私募行业。2021年,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行业内不断传出公募大佬加入私募行业的消息。

2020年,原东方红资管副总经理林鹏、原富国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于洋等公募大佬纷纷转战私募。同年12月7日,海南富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为郭特华,原为工银瑞信基金、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1年5月24日,国新新格局(北京)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而该机构的发起人汪兰英此前是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就在同一天,海南翎展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完成了私募备案,该机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刘红,原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

2021年6月,上海汇万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该私募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是陈平,总经理是储诚忠,他们同样也都在公募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之前分别是长盛基金公司董事长、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副总。

今年6月11日,上海海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由李常青担任副总经理。李常青是公募基金行业的老手,曾就职于诺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并担任过基金公司督察长、副总经理的职务。

7月1日,深圳德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备案登记。而这家私募机构的副总经理孙晔伟曾是从业15年的公募行业老将、华润元大基金原总经理。

7月9日,海南海鹦私募基金完成登记,该企业由两位前头部公募基金经理韩茂华和蔡望鹏联手创办的,两人分别持股51%、19%。韩茂华担任总经理,他曾先后在博时基金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有15年的工作经验;蔡望鹏任副总经理,他同样也有长达13年的公募基金工作经验,先后在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工作,担任研究员、助理基金经理和基金经理职位。

和这些公募大佬一样,邵国有同样也具有长达十年的从业经验,并且已经做到了相当高的职位。退休8年后,选择再创业,可谓是老骥伏枥。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熟悉的公募行业,反而选择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恰恰和前面提到的大佬们不谋而合,这背后所映射出的行业现状,值得深究。

03私募的钱更好赚?为何奔私潮泛滥


随着市场的持续走牛,私募业持续表现出色,奔私潮将成为一种趋势。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有接近3000只私募产品完成备案登记,其中,证券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占比70%以上。仅仅是6月21日到6月25日之间,就有653只证券私募产品完成备案登记。

私募相比于公募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益,这也是这么多公募大佬奔私主要的原因。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认为:“公募人士加入私募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公募是打工,私募是创业,公募给别人挣钱,私募给自己挣钱;其次,公募基金在规模、影响力、募资能力等方面有优势,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有了工作经历后,大都有了较好的历史业绩和操盘经验,在长期的工作中,拥有了有一部分粉丝和投资人,有了这样资源,很多公募人士便成了私募基金争相挖角的‘香饽饽’”。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私募基金整体业绩已赶超公募基金。截至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产品数量为106345只,较4月增长1320只,环比增长1.26%。在收入方面,一位成功的私募管理者的月收入甚至比一般的公募基金经理的年收入还高。

相比于公募基金相对严格的管理制度,私募基金具备了吸引公募大佬转做私募的重要因素。比如,私募基金往往投资运作更加灵活、管理制度相对轻松、激励机制也更为诱人等。对于像邵国有这样的大佬来说,之前几十年的工作时光都是在为别人卖力,而这次创业则是为了自己而战,除了丰厚的收益以外,他可以获得公募企业所无法给予的满足感。

在风起云涌的私募行业,吸引了大批经验丰富的公募大牛进入。然而,随着监管部门逐渐提高对私募企业的监管要求,想要入局私募的从业者需要更加谨慎。仅7月以来,被注销的私募机构酒已经高达170多家,不过这只是私募行业正常的优胜劣汰。

也有很多大佬在尝试私募后还是选择回到公募的例子,基金经理们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进入私募行业,进入后却发现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同,研究资源、市场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差别,团队协作起来也不如之前顺手,运营起来不一定还会获得在公募时的辉煌成绩。而也有不少私募公司被公募的种种优势吸引,鹏扬基金、凯石基金、博道基金和弘毅远方基金、朱雀基金等都是由私转公的企业。

而邵国有带领的禾慕基金能否在众多私募基金企业中脱颖而出,还需要后续继续关注。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