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规模从10亿级增到600亿级,阿里云的下一步是什么?

AI财经社AI财经社2021-05-17 10:26 大公司
从10亿级到600亿,阿里云用了7年。无法否认,这是一家少见的成长型公司。

“一年飞了100多趟,还是值了。”

张洁在国内一家软件服务商工作,他们的生意基本是围着阿里云长起来的,看到朋友圈有人转阿里云财报新闻,她这么评论了一句。

5月13日晚上,阿里巴巴发布过去一个财年业绩,阿里云年收入601.2亿元,同比增长50%。季度数据看,过去两个季度内阿里云实现了调整后EBITA盈亏平衡。过去7年间,阿里云的规模从10亿量级增长到600亿量级。论成长型公司,中国几乎无人能及。

从10亿到600亿的增长曲线,亚马逊走了8年,走出了一条基于产品的商业模式。阿里云的下一步,面向中国的数字化市场,肯定不是照着亚马逊的路线。张洁和她的同行都有一个共识,阿里云在过去几年间从互联网客户向政企拓展,就他们过手的项目估算,政企客户给阿里云的收入贡献,应该已经超过互联网行业。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过去数年间,阿里云从单一的IaaS基础设施向上生长,进入政企服务市场,并通过云钉一体打造SaaS生态。如果张洁预估准确,这意味着阿里云验证了一条不一样道路的成功。

不一样的路径

过去十年间,企业IT形态从购买硬件服务器和大型软件来解决问题,发展到用云来建设统一的IT基础设施,上面安装Salesforce这类CRM、ERP系统,但依然无法解决系统之间相互割裂,数据孤岛的问题。

阿里云提出的方案是基于统一的云、数据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让企业自己就能快速的、按需来开发。最终完成的转变是给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自己的主动权,所有微小环节的创新变得更容易。

图 /视觉中国

这与亚马逊走出的路径截然不同。这家全球最大的云厂商用自己的体量,定义着这门生意最合理的路径。“亚马逊是卖产品,怎么用是客户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基于美国IT服务市场比较发达,中国这块一直没有起来。”一位中国SaaS头部厂商的员工直言,中国最大不过是用友、金蝶这类,完全比不上Salesforce那种量级。

也正因如此,阿里云的形态在近年内明显向上生长,不单提供IaaS和PaaS的产品和技术,更是深入各个重点行业,提供差异化的行业级解决方案。

张洁说,阿里云近年来组建了各个行业团队,从咨询到服务给客户完整的服务。此外还有一个特点是,跟阿里其他做平台型业务的BU不一样,阿里云是一个乙方服务的思维,客户随叫随到,产品技术一定程度上听市场指挥。

除此之外,云钉一体被认为是阿里云进入政企市场的头等舱船票。另一个与国内各家云厂商都有合作的渠道商告诉记者,钉钉是最容易推的,特别是在疫情之后,企业们习惯了在钉钉上办公,也很容易接受在钉钉上建设各种应用,一旦建了两三个应用以上,交叉销售就上来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浙政钉。浙江有140多万公务员在钉钉上办公,并且在上面开发了1500多个应用。有意思的是,这些应用大部分是各层级公务员自己开发的,不用懂代码。

图/浙江海盐县农业综合应急机动执法分队副队长陶海锋是单位里的“开发达人”

这也是阿里去年推动云和钉钉深度整合的原因。一方面,这类似于漏斗模型,用户增长中,从最大展现量到最终用户量,层层渗透。作为应用开发平台,钉钉向下连接阿里云基础设施,向上面向用户,形成一个全新的企业应用生态。

另一方面,阿里云作为基底,扩大了钉钉作为办公和应用平台的边界。

国内SaaS从业者普遍认为,中国SaaS行业格局不大,基本是因为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统一平台。云钉的出现,正好填满了这一空缺。

从单点到全局智能

过去几年,阿里云、亚马逊、微软这样的头部云厂商都展现出让行业吃惊的丰富性,与后来者明显区分开来。“提供市面上最广泛的工具和服务,为客户不懈发明。”这是亚马逊贝索斯的原话,也是客户的迫切需求。

需求背后,一个明显的趋势是,IT部门的外延日渐扩大。

图 /视觉中国 阿里巴巴阿里云飞天园区

越来越多的CIO开始兼任CMO的角色,或者有双重的背景。雅士利的IT 部门索性改名叫“数字化商务部”。一位CIO甚至说,董事长要求他来画一张业务大图,因为没人比他更了解业务数据。

这些现象都表明,技术与业务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去被认为是基础设施的,如今已变成重要的业务引擎,对业务有反向推动力。

“城市大脑”从杭州的红绿灯开始,如今已遍布海口的医院、郑州的电梯、停车场和燃气公司。

结合了人工智能的工艺优化、自动控制、排程排产,已经让一键炼钢的神话成真。

沿用了几百年的流水线模式也被改变:过去一条流水线走到黑,质检发现问题再从头来过。现在,流水线结合算法、设备预测性维护、知识图谱能力,可随时发现问题,不走回头路。这样的流水线很快就会在车厂、橡胶厂大规模出现。

在国家电网下属的省公司,在调度和维修排查场景中引入智能客服和知识图谱已非常普遍。工作人员甚至可以在钉钉上一键启动无人机高空作业。“无人机在山间飞,我只用看着钉钉上的实时画面,再决定去那儿维修。”

南方电网,中国唯二的电网公司,基于阿里云搭建的南方电网调度云平台,让一个普通的电力调度员7天就开发出了AI应用,可准确完成母线负荷预测。

“7天做出来的东西,甚至比系统内的厂家花上一两年时间做得更好。”南方电网一级技术专家梁寿愚评价说。

开始倒计时

市场就是这么被拿下的。IDC的中国工业云市场报告显示,阿里云在中国工业云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17.8%,相关营收同比增长39.3%。不只是工业。IDC对中国金融云、数字政府市场的分析也都显示阿里云常年保持第一。

“阿里云最为人熟知的案例好像一直是双11、12306,无论多大的流量洪峰都能扛住。但其实在各个行业内部,早就流传着很多样板案例,”张洁说,“行业内的人更认这些案例,因为不是谁都能做的。”

宏观环境也在发生变化。IaaS基础设施普及、宏观经济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叠加产业政策、云计算渗透率持续提升,企业必须通过新技术来实现自身运营效率的优化。同样的环境在美国出现过,带动美国软件行业收入在IT支出上升到54%。

去年春天,一间广东家电制造工厂的质检部门受疫情影响,临时开发出一套移动版的质检数据统计报表,“被迫”加速进入数字化。

放在几年前,工厂、机关的纸质报表还堆积成山。可变化一旦发生,也就是一下子的事。IDC的一份报告显示,有63%的企业在疫情中加快了数字化进程。

很重要的原因是,数字化的工具已足够简单——至少市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在杭州余杭区,政府官员第一时间提出了“余杭绿码”的想法,与阿里云、支付宝组成虚拟在线团队,几天就开发出了余杭绿码。同样地,浙江健康码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全省上线。

政企市场如今对响应能力的要求,与互联网公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人疾慢如仇。传统IT公司望尘莫及。他们总是想着兜售最复杂、最庞大的系统,进场慢慢调试。

从数据上看,波动也产生了。IDC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两年,云计算占IT 支出的比例翻了一倍,并将在未来一年内再增长一倍。

因为过去的硬件投资先行,造成适配问题和大量浪费,“云优先”的原则被提出。许多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在项目审批中降低甚至禁止了“采购硬件”。

一开始,大型政企客户对云厂商可能还有些不放心,对敏捷开发的方式有疑虑。但疫情、人口红利的消失、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都让企业重新考虑效率和创新的问题。

德勤的一份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大而全的ERP软件包也会让步于分布式、云化和API接口化。企业应该向云平台或低代码/无代码的平台进行迁移。

Gartner的数据还显示,2021年对于应用开发的需求将达到所有IT公司开发能力的5倍。如果政企无法自己主动创新,就会面临“无应用可用”的尴尬局面。

事情变得紧迫起来。据相关人士透露,各地国资委为国资企业的数字化规划都标出了倒计时,近十个省市的国资企业在去年都访问了阿里巴巴,讨论国企的数字化转型。不少国资企业把阿里云与数字化划上了等号,希望能搭上这趟快车。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