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运营真的能救阅文吗?

投中网赵家云2021-04-20 11:17 大公司
阅文集团IP运营业务再续动力,网文影视化已模式化?

经历了换帅、“合同风波”的伤筋动骨,通过大动干戈的整合新丽传媒、腾讯影业,沉疴爆发的阅文集团总算是回血了。

阅文集团的2020年终报不出意外,持续年中的亏损。财报显示,其总营收85.3亿元,同比增长2.1%,亏损达45亿元。其中,阅文集团的在线业务收入实现49.3亿元,同比增长32.9%,但从MAU上看,无论是免费阅读还是付费阅读业务,都出现了环比下降,在线业务显示增长乏力。

不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年收入达到52.7亿元,环比上半年增长61.5%,其中在线业务收入24.37亿元,占下半年收入的46%,而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28.29亿元,占下半年收入的54%,再次成为阅文集团收入增长的新驱动。

虽然下半年营收环比上半年猛增,与阅文集团在年中报中一次性计提了收购新丽传媒的商誉减值不无关系,但在线业务与同期持平的情况下,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贡献,再次超过在线业务收入,不得不说阅文集团在版权运营战略的转舵还算卓有成效。

2020年,阅文集团在推进IP动漫、影视化等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爆款。比如《斗罗大陆》《赘婿》等。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赘婿》,它与《庆余年》同为新丽传媒、腾讯影业、阅文影视联合出品,并改编自阅文IP的系列作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庆余年》的成功,收获了较高的热度,也让市场看到了新丽传媒、腾讯影业、阅文影视“三驾马车”协同合作模式的无限价值。

在2020年10月,阅文影视、腾讯影业、新丽传媒举办了联合发布会,正式宣布整合三家资源,紧密联结,构建新的IP生态体系“三驾马车”,且在发布会上一口气公布了56部作品。其中三家平台联合IP项目包括建党百年献礼电影《1912》、IP剧集《庆余年》第二季、头部现实题材《人世间》和阅文网文IP改编剧集《赘婿》四部。

“通过整合,我们希望在影视领域,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可以形成一个战队,深入的系统性的提高IP影视化效率。”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当时对媒体表示。

那么《庆余年》、《赘婿》的这种成功,是否可以证明阅文集团在IP影视化上已形成了可复制的模式?

流程工业化易

通过寻找《庆余年》《赘婿》制作过程中的相同点,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阅文集团关于IP影视化的模式主要体现在网文IP的影视化工业流程上。两部剧集都是由腾讯影业牵头,对小说进行评估、开发;再由阅文提供版权,以及关于小说的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小说的读者群体等数据资料;最终在新丽传媒执行完成电视剧的剧本开发创作后,三方一起共同宣传、发行。

由于《庆余年》、《赘婿》是腾讯影业、阅文集团同期立项的剧集,此外还有与《庆余年》相同作者的《将夜》,再结合腾讯影业关于IP影视化的网文选择标准上的回答“有巨大潜力可以做多季系列网剧的基础题材”,其目前的剧集评估主要考虑因素也不难总结:网文原著的热度、篇幅和题材。

其中《庆余年》《将夜》皆来自于网文神级作家猫腻,其热度自不必说,而《赘婿》又拥有网文界“半本名著”的名号,甚至被认为开创了“赘婿文”流派,读者喜爱度也可见一斑。题材上,“穿越”“男频”“格局”等也是三部网文的共有标签。出于IP开发运营的长期价值而言,参照美剧模式分季播出自然也是“三驾马车”的愿望。

因此,在创作的前一阶段剧集的调性、主题、三观构架等基本已经确定,后期的剧本创作开发制作等可谓“命题作文”,而且最后还会根据“三驾马车”的经验反馈进行节奏上的调整,确保“基础面”的“正确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反馈”。

而且由于节奏的把控,资源的集中调配,也提高了剧集从立项到上映的效率,因此实现了《庆余年》46集在7个月的制作周期中完成,而到40集的《赘婿》制作周期仅用4个月。

“在拍摄过程中,基本上每天就已经把前一天的内容粗剪出来了,导演及主创白天拍完晚上去看粗剪,及时调整问题,拍摄完后导演休息一周又开始剪辑,定剪前把相对难度的部分找了不同特效团队去做,同步做声音配音或音频调色,后期基本上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赘婿》制片人刘闻洋表示。

那么,这种模式能否持续?《庆余年》的成功能否不断续写?

再创作模式化难

仅做到基本的市场保证,显然并不能成为爆款。网文IP影视化想要获得成功,改编再创作和制作仍然是重点。

继《庆余年》后的《赘婿》开局的确“火热”,播放迅速破亿,并且也获得了豆瓣开分7.1的好成绩,但后续评分却逐渐下滑至6.5。

而评分下降的原因,并不是开播前备受“诟病”的与《庆余年》演员班底重合度大等问题,仍然是后续剧情的“落俗”。

因与《庆余年》在演员班底上有大幅度重合,很多人往往认为《赘婿》仍是原班人马操刀,其营销宣传多也如此,其实不然。

《赘婿》的核心制作人员与《庆余年》几乎完全不同。为了扩大受众范围,无论是“男频”“女频”网文改编剧,都希望能符合“大众口味”。因此“男频”出生的《赘婿》启用了女编剧秦雯作为总编剧,而且采取多编剧集体创作的模式,希望平衡掉网文中部分“男性视角”,并且调和众口。

这种做法的确减少了男性视角下的一些局限性,碰撞出一些新鲜的“火花”,但也容易出现架构失衡与核心不明,而且真正的格局,也不是简单的体现在“家-国-天下”的发展过程中,而是体现在剧本的三观构建上,比如女主“降智”衬托男主魅力的做法,反而起到相反的结果。另外,创作一旦陷入模式的嵌套,也容易出现“模式化”,令观众审美疲劳。

在采访中刘闻洋曾说,“《庆余年》做了很好的尝试,《赘婿》也还是在尝试阶段,现在都不能证明一定能做系列剧集,或者某一种类型剧集是否能立住等,我们还在开疆拓土。”

可见形成制作的标准化、工业化流程很容易,而想要真正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网文IP改编“模板”或者方法论则难上加难,阅文集团在IP影视化上模式的探索仍然任重道远。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