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气囊再掀召回高潮:宝马、大众踩雷,通用中国缺陷召回慢于海外
8月2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05年2月17日至2017年8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宝马1系、2系、3系、4系、5系、X1、X3、X4、X5、X5 M、X6、X6 Active Hybrid车辆,共计8097辆。
据公开信息,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含有硝酸铵药剂的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药剂在防潮方面存在不完善,气体发生药剂有可能劣化。气囊打开过程中,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事实上,即便经过十多年发酵,近期的车企召回公告中,由高田气囊引发的召回却再次进入高潮。
整理发现,在宝马之前,今年6月3日,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决定自2021年10月15日起,召回2012年4月24日至2014年7月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12-2014款进口甲壳虫系列汽车,共计30687辆。今年2月7日,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21年6月30日起,召回2006年8月29日至2013年11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2007-2014年款凯迪拉克凯雷德汽车,共计2980辆。
两起召回的原因,均因为“高田气囊”。
此前,早在2017年,中国市场由高田气囊引发的召回多达987万辆,但主要集中于日系品牌。今年的召回,意味着召回已开始由日系转向德系、美系。
高田公司曾是全球三大安全气囊制造商之一,合作的车企包括本田、丰田、通用、福特、宝马等知名汽车品牌。但为了降低成本,高田在气囊气体发生器中使用了硝酸铵,由此产生上述危险。自2008年至2018年7月,高田气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至少23人死亡、超290人受伤,召回涉及19家汽车制造商,总量近一亿个气囊。
2017年,高田公司申请破产,被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宁波均胜旗下美国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kss)以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于是随着高田的破产,车企召回的成本,逐渐转向车企。
除了国内之外,国外因高田气囊引发的召回案也再次进入高潮。今年1月19日,美国政府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部门表示将要求福特汽车公司召回300万辆可能存在缺陷的高田安全气囊的车辆。此前,2020年11月23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管理局消息称,通用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700万辆汽车。
但值得注意的是,涉事车企国内产品的召回仍然慢于国外。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到,通用全球召回700万辆汽车开始于去年底,而其中凯迪拉克凯雷德国内召回的备案到今年2月才完成,召回开始的时间,则要到今年6月。
猜你喜欢
领跑高端豪华市场,为什么是极氪科技?
战略力、技术力、产品力与渠道力堪称任何一个行业最直接的四个关键成功要素。当极氪科技具备了这四个关键要素,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阳谋”:私有化极氪如何重构“技术-品牌-市场”铁三角?
作为吉利汽车《台州宣言》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此次收购不仅是资本层面的重组,更是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