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坤接棒中银三星人寿,“增收不增利”困局仍待解
近日,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马超龙到龄退休,总经理邱智坤拟接任。
这距离邱智坤2024年8月正式出任总经理仅过去一年有余,也成为这家银行系险企近三年来的第二次董事长更迭。
频繁的人事变动背后,中银三星人寿的经营业绩同样引人关注。2025年上半年,中银三星人寿净亏损5.58亿元,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但仅三个月后,其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已转为6.94亿元。
业绩剧烈波动,加上创始股东中航集团正在清仓所持24%股权,中银三星人寿正面临公司治理与发展战略的双重考验。
01
人事更迭:中行系的内部循环
据官网介绍,中银三星人寿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的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银行旗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业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险服务。
中银三星人寿的人事更替,始终围绕“中行系”展开。
据悉,马超龙出生于1965年8月,今年刚满60周岁,到龄退休符合常规人事变动节奏。他是一位“老中行人”,自1987年加入中国银行,曾任重庆市分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等职。2023年3月,马超龙才获得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至今任职约两年半时间。
拟接任董事长职位的邱智坤同样是一名在中行体系内服务多年的资深高管。他于1992年便加入中国银行,拥有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曾担任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等职务。邱智坤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还有地方挂职经历,曾挂职湖北省宜昌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中银三星人寿的管理层变动相当频繁。2015年,中国银行通过增资获得51%控股权并更名为中银三星人寿后,出身中国银行的杨勃成为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20年,王建宏接棒董事长,但两年后便离任,并于2023年3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随后马超龙接任,如今短短两年半后,又将交棒给邱智坤。
随着邱智坤升任董事长,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一职将再度空缺。据《混业风云》报道,从现有管理层结构看,副总经理金瑜铭可能是最有可能的接任人选,他出身中行体系,且同时兼任首席投资官与财务负责人。而副总经理吴赞和王云峰分别由股东方三星生命保险和中航集团派驻,更偏向股东利益协调角色。
02
盈利困局:规模增长与利润波动背后的反差
中银三星人寿的业绩表现,凸显了银行系险企的典型困境:虽有母行渠道的天然优势,却难以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
依托中国银行的网点渠道与客户基础,中银三星人寿的保费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8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仅为28.7亿元,至2024年已突破近300亿元关口,六年时间增长近十倍。2025年前三季度,中银三星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已达293.2亿元,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
然而,规模的狂飙突进并未带来利润的同步增长。2017年至2023年,中银三星人寿的净利润始终在亿元以下徘徊,多数年份未超过1亿元,盈利表现异常脆弱且波动剧烈。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更是凸显了这种脆弱性:净亏损5.58亿元,同比下滑452%,成为上半年唯一亏损的银行系险企。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并非孤例。从往年财务表现看,2019至2023年,中银三星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从53亿元增长至249亿元,但同期净利润分别仅为0.55亿元、0.67亿元、1.34亿元、0.08亿元和0.76亿元,连续多年盈利微薄。
会计准则的切换对中银三星人寿的利润表现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2025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在新准则下中银三星人寿实现净利润6.94亿元,其中三季度单季为2.82亿元。这意味着新准则下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12亿元,较老准则下的-5.58亿元大幅逆转。
03
股权变动与战略前景:困局中的突围挑战
除人事更迭与盈利困局外,中银三星人寿还面临股权结构变化的重大挑战。
2024年11月,持股近20年的股东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挂牌,拟清仓所持中银三星人寿24%的全部股权,转让底价约为18.15亿元。若转让成功,中航集团将正式退出中银三星人寿股东行列。
中航集团的退出并非孤例。近年来,国资委持续加强对国有企业参股管理的规定,要求退出与国有企业职责定位严重不符且不具备竞争优势、风险较大、经营情况难以掌握的参股投资。
这一政策被市场称为“退金令”。
中航集团退出后,中银三星人寿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增资计划均可能受到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中银三星人寿已尝试通过发债提升资本实力。2024年9月,中银三星人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一期为期十年的资本补充债券,总发行规模18亿元,票面利率设定为2.36%。但截止2025年第三季度末,中银三星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6.92%,较上季度下降23.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5.37%,较上季度下降36.89%。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其他四大行系险企,无论从保费还是净利规模看,中银三星人寿的表现明显逊色。
总结
随着2025年的到来,中银三星人寿将迎来建司20周年。
然而,今天的它仍徘徊在十字路口:新董事长上任后,总经理职位再度空缺;股权结构调整悬而未决。
在银行系险企竞争加剧、“报行合一”政策推进的背景下,邱智坤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或许能为中银三星人寿带来新的视角。
但要想真正走出盈利困局,中银三星人寿需要的是找到规模与价值平衡的发展新模式,而非仅仅依赖股东渠道优势。对此,财富独角兽将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邱智坤接棒中银三星人寿,“增收不增利”困局仍待解
要想真正走出盈利困局,中银三星人寿需要的是找到规模与价值平衡的发展新模式,而非仅仅依赖股东渠道优势。

财富独角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