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保险换帅落定:胡玮接任总经理,外资控股下如何破局?

财富独角兽恒心2025-11-07 18:58 大公司
面对华泰保险当下的挑战,胡玮的技术背景是一把双刃剑。
华泰保险总经理“靴子落地”。

近日,北京金融监管局一纸批复,正式核准胡玮(HU WEI)出任华泰保险集团总经理。这位来自中国平安的科技领域老将,结束了华泰保险长达20个月的总经理职位空缺。

57岁的胡玮与众不同——他并非传统保险业务出身,而是典型的技术专家。他的到来,为这家已完成外资控股转型的保险集团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间。

在华泰保险内部,高管团队年龄偏大、股权结构剧变以及业绩持续波动的多重挑战下,这位科技背景的新总经理将如何引领20余年历史的老牌险企走向新阶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01

华泰保险“换帅”,集团与子公司存在交叉任职现象

华泰保险总经理职位已悬空20个月。

2024年3月,前任总经理李存强(Cunqiang Li)卸任后,集团指定副总经理兼华泰财险(华泰保险集团前身)董事长丛雪松为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务,全面负责华泰保险集团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据《独角金融》等多家媒体报道,直到2024年末,业内传出胡玮已到岗的消息,历经十个月后,这一任职资格终于获得监管核准。

胡玮何许人也?

据公开资料显示,胡玮职业生涯始于GE Capital、AIG等美国企业,其在AIG工作了12年,曾担任技术高管,负责亚洲地区的金融保险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2013年,胡玮回到深圳加入中国平安,历任平安科技首席运营官,平安金融云事业部总裁,平安国际智慧城联席总经理、董事长,平安科技总经理等职务。2018年起,胡玮担任平安国际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仅用三年时间,这一新兴板块便以500亿估值跻身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华泰保险管理层呈现明显的老龄化特征。天眼查数据显示,董事长赵明浩已61岁,是元老级人物,1996年随创始人王梓木一同创办华泰财险。华泰财险董事长丛雪松年满60岁,2025年8月已不再担任集团副总经理。华泰人寿女董事长张蓓54岁,也到了将退休的年纪。

另外,华泰保险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显著的交叉任职现象。赵明浩兼任华泰资产管理董事长,集团资深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杨平同时担任华泰保兴基金董事长与华泰资产管理总经理。

02

控股结构变化,公司治理转型

华泰保险的股权结构在过去几年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一家中资保险公司转型为外资绝对控股的保险集团。

“安达系”的控股历程始于2002年,当时安达北美洲保险控股公司、安达天平再保险有限公司及安达美国保险公司受让部分股东股权成为原华泰财险股东,合计持有其22.13%股份,华泰财险由此成为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后,中资股东尤其是央国企股东陆续转让股权,“安达系”通过不断受让股份逐步加强控制权。2020年,安达系受让了华润深国投信托、君正集团等股东的部分股份。2023年,“安达系”进一步受让了君正集团剩余股份以及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39%股份。截至2023年末,“安达系”四家公司持股比例升至76.54%,确立绝对控股地位。

随着央企“退金令”的全面落地,多家央国企小股东在2024年持续清仓退场。截至2024年末,“安达系”持股比例已高达85.53%,华泰保险成为国内首家由外资绝对控股的保险集团。

股权变革带来华泰保险治理的重构。随着“安达系”控股地位巩固,集团及子公司中具有外企背景的高管比例逐步提升。2025年7月,华泰人寿任命具有外企背景的牛增亮为总经理,其职业生涯跨越平安人寿、英大泰和人寿及安达人寿等机构。

03

业绩波动性大,合规问题不容忽视

华泰保险集团的业绩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

2020-2023年,集团营业收入增幅从2.96%逐年放缓至0.87%,归母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降幅高达77.83%,当年归母净利润仅1.91亿元,较2020年高峰期缩水超八成。

2024年,华泰保险集团业绩出现强势反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12%至206.1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6.16%至13.49亿元,创下九年新高。但这种反弹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华泰财险对集团业绩贡献较大,但面临整合挑战。

2024年,华泰财险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降4.88%,净利润4.03亿元,微降0.1%。

2020年,华泰保险与安达集团共同决定将安达中国的业务并入华泰财险,这一整合于2023年完成。但整合过程中存在“重规模轻管理”的隐患。

据《理财周刊-财事汇》报道,安达保险原有30余个分支机构的人员安置、保单承接与系统对接尚未完全落地,部分保单出现“无专人跟进”的真空状态,已有投保人反映“续保通知延迟”“保障范围擅自变更”等问题。

此外,2025年以来,华泰财险及各地分支机构已收到多张监管罚单,问题集中在虚列费用、费率违规、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外的利益等风险点。

例如,3月,广东分公司因虚列费用和费率违规,被处以75万元罚款;6月,天津分公司因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外的利益,被罚款11万元;10月,贵州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费率及虚列费用,被处90万元的罚款。

此外,华泰人寿的退保金已连续三年增长,2022-2024年分别为5.08亿元、6.5亿元、7.28亿元。仅华泰人寿财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一款产品,2024年退保金额就有6.07亿元。

集团其他业务板块表现也各异。

华泰资产管理成为集团最赚钱的部分,2024年总资产53.38亿元,营业收入18.34亿元,归母净利润8.29亿元。

截止2025年11月6日,华泰保兴基金管理规模突破600亿元,但存在严重“偏科”现象,债券基金规模超500亿元,占总规模80%以上。

2025年前三季度,华泰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25%至86.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3.45%至3.92亿元。华泰人寿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23%至87.28亿元,净利润2.17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但华泰人寿投资收益率表现欠佳,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仅1.01%,在寿险公司中处于下游。

总结

面对华泰保险当下的挑战,胡玮的技术背景是一把双刃剑。他缺乏保险资产与负债两端的管理经验,但其科技视野可能为这家老牌险企带来数字化重组的战略机遇。

华泰保险的未来,不仅关乎一个职位的更替,更是一场传统保险机构在资本重构与科技变革下的转型实验。随着“安达系”控股地位巩固,具有外企背景的高管比例逐步提升,华泰保险的企业基因已悄然改变。

舵手已就位,航向待定。华泰保险的下一步,将是传统保险业转型的一个典型样本。财富独角兽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