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骨科“IPO:216项专利,18亿营收,稳坐国内骨科龙头

野马财经李白玉2021-06-30 10:41 大公司
外资巨头主导的国内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国内厂商正奋起直追。

提到骨科医疗器械,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外进口”。在这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长期以来,确实由外资巨头占去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和学习中,国内企业的科研、创新实力也在不断地受到锤炼,并逐渐打破外资巨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

威高骨科,是目前国内厂商中的骨科医疗器械龙头。经过15年发展,其已经具备了领先国内同业的科研创新实力,实现了对部分外资企业的超越,拉近了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本次IPO拟发行4141.42万股,募集资金18.8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投向骨科植入产品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威高骨科认为,这将使公司产能逐步释放,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图片

(截图来源:威高骨科招股书)

持续创新,稳居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龙头

威高骨科成立于2005年4月6日,由威高股份、华威(香港)和富迈特共同出资设立,主营业务为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以及骨科手术器械,是国内首批进入高端植入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厂商之一。

骨科医疗器械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长期以来,国外大型医疗制造商以先进的技术和顶尖的人才,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领先的竞争优势和地位,牢牢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国内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迎头赶上后,也逐渐有了与外资巨头一争长短的能力。这种变化,从这次登陆科创版的威高骨科可以看出。

2018年至2020年,威高骨科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分别达到4806.04万元、7409.11万元、8246.32万元,占当年度营收的比重分别达到3.97%、4.71%、4.52%。对比国内同行,威高骨科在研发投入金额上虽然不是最多,但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上,已经独领风骚。

图片

(截图来源:威高骨科招股书)

威高骨科透露,自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先后参与了 4 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2 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3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研究。截至2021年5月12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 216 项,其中发明专利44 项,实用新型专利 168 项,外观设计专利 4 项。 

目前,威高骨科的产品线已经全面覆盖了脊柱、创伤、关节及运动医学等各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细分领域。2018年至2020年,公司核心技术应用的主要产品收入金额分别为 10.57亿元、13.78亿元和 16.8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 87.29%、87.57%和 92.31%。由此也可以看出,公司核心技术应用产品贡献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并进一步转化为经营成果的能力显著。

在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威高骨科在市场上不断开疆拓土。根据医药市场专业研究机构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截至2019年,威高骨科在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整体市场份额,已经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五。威高骨科表示,“公司已经较好地实现了对部分外资企业的超越并快速拉近了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具有领先的市场规模与行业地位。”

增长迅猛,借IPO寻求进一步扩张

国内骨科医疗器械企业崛起的过程中,外资企业的冲击是绕不过的话题。二十一世纪初期,国内骨科植入医疗性器械尚处于发展初期。当时,创生医疗、康辉医疗等一批国内企业的迅速崛起,国内整个医药市场蓬勃发展,很快引来了外资的重视。一批外资企业通过收购本土企业、引进新产品等方式,迅速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并占领市场。尤其是2012年起,康辉医疗、创生医疗先后被外资企业收购后,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小,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占去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2016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根据标点信息数据,2016年之前,国内骨科医疗植入市场上,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60.88%上升至2015年的64.62%。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不仅占去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期间其增速也超过国内企业。

2016年,随着分级诊疗推行及医保报销制度向国产品牌倾斜、国产品牌形成完整产品组合、国内优势企业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企业市场增速开始反超外资企业,并于2019年将市场份额回升至38.77%。

图片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就此迎来新的春天。从威高骨科来看,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达到12.11亿元、15.74亿元、18.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71%;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3.24亿元、4.42亿元、5.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1.21%。可以看出,近年来,威高骨科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了不错的涨势,净利润增速甚至已经超过了营收增速。

具体来看,威高骨科的营收主要来源于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手术器械类四类产品,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约99%。这里面,威高骨科最大营收来源——脊柱类植入器械,根据标点信息的数据,其2019年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史塞克,仅次于强生和美敦力,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三;而第二大营收来源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其2019年的份额也能排到国内厂商第二,全行业第五。

图片(截图来源:威高骨科招股书)

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也对公司的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威高骨科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较高,2020年,脊柱类、创伤类和关节类产品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 97.37%、95.74%和 93.01%。威高骨科认为,产能不足已经成为限制公司未来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此背景下,威高骨科选择通过IPO寻求募资。威高骨科表示,本次募投项目中的骨科植入产品扩产项目,将分别增加脊柱类、创伤类和关节类产品的产能297万件、345万件和25 万件,预计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将逐步释放,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多重因素打造“黄金赛道”,“进口替代”前景广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从1.19亿增长至1.76亿,增长了48%。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这一数字仍有持续上升的空间。而骨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与年龄极高的相关性。

标点信息预计,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医疗需求的不断上涨,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预计2021年将达到414亿元,2024年将达到607亿元的市场规模。

另外,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上升,对于医疗健康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稳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至201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从2万亿元增长至5.91亿元,增长了195.9%;人均卫生支出从1490.06元增长至4236.98元,增长了184.35%。除此之外,国内的医疗资源日趋丰富,《中国健康卫生统计年鉴》统计的骨科医院执业医师数量,从2010年至2018年,从8241人增长至15848人,增长了92.31%,为骨科手术数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完善的医疗资源,多方面的因素促使骨科医疗器械成为一条“黄金赛道”。在这条“黄金赛道”上,虽然仍是由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厂商在技术积累、资金规模、生产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后者也并非没有优势。

从国家产业政策来看,近年来已经陆续出台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文件。相关政策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完善了骨科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体系,规范了市场环境,着力于提高国产医疗器械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以满足替代医疗器械进口的需求。

图片

(图片来源:威高骨科路演视频)

另外,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发创新后,国内的骨科医疗器械加工工艺也日趋成熟,技术规格不断提高,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作为“进口替代”也具备了越来越强的竞争力。“未来,预计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的进口替代将保持持续而渐进的态势,进口替代增长率不存在明显滞涨的情形。”威高骨科认为,这也将为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发展契机。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