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免税”市场股价翻番,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降逾七成

AI财经社孙浪2020-08-30 22:57 大公司
说起今年最热门的生意免税行业一定占有一席。作为这一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中国中免也从中获“利”匪浅。

说起今年最热门的生意免税行业一定占有一席。作为这一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中国中免也从中获“利”匪浅。

8月28日晚,中国中免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193.09 亿元,同比下降 22.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亿元,同比下降71.73%。

对于公司营业利润大幅下降,中国中免解释道,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免税门店客源大幅下降导致免税商品销售收入降低、重点机场渠道租金计提。

营收净利的下滑也导致公司负债增加。财报显示,中国中免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137.01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0.92亿元,负债合计达137.92亿元,较2019年末的88.70亿元,增加近50亿元。

但即便如此,中国中免的股价却一路高涨。今年以来,中国中免累计涨幅144.64%,截至8月28日收盘,股价报收220.30元,总市值高达4301.30亿元,翻了一倍有余。

除中国中免股价翻番外,今年6月,王府井凭借一张免税牌照也同样换来市值一度翻倍的飞跃。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免税概念的热炒已经使得相关企业的当前估值高出其对应业绩太多。至于免税概念红利还能持续多久,最终还是取决于下半年业绩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成海南免税新政最大赢家

中国中免盈利降逾七成,股价却获翻倍,这其中缘由,离不开政策放松后资本市场对“免税”概念的狂热追逐,尤其是在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之后,则显得更加狂热。

据半年报显示,中国中免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6.36亿元,净利亏损1.2亿元。但二季度业绩却实现反转,净利润达10.51亿元,同比增长8%。

其二季度业绩得以逆势增长的原因,则与海南离岛免税的政策红利有关,这也是其股价大涨的原因。

据其半年报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外消费回流以及促销活动力度较大,公司离岛免税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其中三亚市内免税店实现营业收入59.77亿元,同比增长12.16%;海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136.35%。

不仅如此,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的推出,也成为中国中免股价攀升的重要推手。自新政出台至今,其市值已增超2300亿元。

据了解,2020 年 7月,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落地,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 3 万元提高至 10 万元;离岛免税品品种亦由 38 种增至 45 种。此外,还新增手机、平板电脑、酒类(不包括白酒)等其中大受欢迎的商品。新政实施第一周内,离岛旅客累计购物4.5亿元,免税6571万元,日均免税939万元,比上半年日均增长58.2%。

今年5月,中国中免宣布收购海免51%股权,海南存量的四家离岛免税店被其全部收入囊中。由此可见,中国中免无疑成为此次海南免税新政的最大赢家。

此外,据中信建投预计,未来海南离岛免税将成为拉动消费回流以及国内免税市场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和主要场景。未来5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将维持较快增速。

被垄断的免税市场

事实上,中国中免一开始并不是一家免税企业,在6月1日之前,中国中免的名称还是中国国旅(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曾经的支柱是旅游业。

2009年,中国中免在A股上市。当年,中国中免的旅游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49亿元,包括免税业务的商品销售只有14.36亿元营收,还不足一半。

于是在接下来的8年,旅游服务业务一直扮演着支柱产业的角色,但是其地位却一路下滑,直到2017年被彻底拉下马。这一年,中国中免的免税商品销售业务营收达148.61亿元,首次超过旅游服务的122.78亿元。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中免的免税业务开始加速发展。在接下来的2018年和2019年,中国中免的免税商品销售分别实现营收 332.27 亿元、458.1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71%、95%。不仅如此,其毛利率也都在50%左右,约为旅游服务业务毛利率5倍。

免税行业的高回报让中国中免尝到了甜头,更是全面投注其中。不仅在2019年1月,将曾经的“支柱”——国旅总社,以18.3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中国旅游集团。更是在今年6月1日,发布公告拟变更公司名称,由“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

如此一来,专注免税行业的中国中免就更是朝着垄断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

截至目前,中国中免旗下共拥有4块免税牌照,占据全国所有免税牌照的半壁江山。不过,据东吴证券统计,中国中免在今年5月并购海免后,市占率已达到 91%,远超国内其他运营商。

此外,在全球免税行业,中国中免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亮”。据Generation 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中免以12.83亿欧元的体量排在全球TOP25免税运营商中的第12位,到了2018年中国中免已成功跻身全球第四大免税运营商,仅排在瑞士运营商 Dufry、韩国运营商乐天和新罗之后。

不过在此次发布的半年报中,中国中免提到,公司面临国家免税专营政策逐步放开的风险,可能会面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国外免税巨头觊觎中国免税市场以及免税市场客源下降等风险。

被“免税”概念带火的企业

在过去,我国的免税业务一直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组织进货、统一制定零售价格、统一制定管理规定”的政策。其准入门槛之高,垄断力度之强,导致中国免税业务竞争的参与者寥寥无几。加上今年6月准入免税行业的王府井,也仅有8家企业拥有免税牌照。

与免税行业竞争者稀缺相对的则是其市场的不断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8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从59.8亿元增长至3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

尽管如此,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还是没有赶上居民的消费增长速度。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我国居民境外购买免税商品规模就已超过1800亿元,占全球免税市场销售额的34.8%,是同年我国免税销售收入规模的4倍不止。

因此,为继续扩大国内免税业市场规模、促使中国免税消费回流,以政策为导向的免税行业,开始慢慢向外“敞开怀抱”。

王府井就是近十年来第一家成功入局免税行业的企业。

不过,从王府井8月29日晚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报发现,其业绩堪称“灾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5亿元,同比下降7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万元,同比下降99.33%。

王府井业绩并不理想,但它却乘着免税牌照这一东风,股价一路高涨。

今年6月,王府井披露公司被授予免税品经营资质,消息一出,公司股价接连涨停,并在7月8日登至最高点74.12元每股。随后资本市场“开始冷静”,股价逐渐滑落,但仍处于高位状态。按8月28日收盘价计算,三个月内王府井市值飙升241.65亿元。资本市场对“免税”这一概念的狂热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有像凯撒旅业、众信旅游因没有免税牌照的缘故,只能谋求与老牌免税企业合作。其中凯撒旅业参股的天津邮轮母港进境免税店已开业,并已入股江苏南京市内国人免税店。此外,凯撒旅业还表示,将会把免税布局进入市场前景更为广阔的北京区域。资本市场对此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今年上半年,凯撒旅游的股价最高点是最低点的近四倍。

还有像广百股份、百联股份、鄂武商A及中百集团等超过十家企业也想往“免税”概念上靠一靠,先后披露正在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

AI财经社了解到,一家企业要获得免税牌照并不容易,须经财政部、国税总局、 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的审核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申请牌照的企业目前尚没有一家获得批准。

对于企业接连申请免税牌照这一现象,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牌照的申请和发放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短期内大规模发放牌照的可能性并不大。目前A股市场的热度更多是概念炒作。

曾在股票社区欢呼“自家公司将是第二个王府井”的股民们也开始恢复理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8月27日收盘,Wind免税店指数成份板块近一个月之内下跌了4.89%,而同期A股整体上涨了7.29%。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